白酒行業破局之路:創新、出海與年輕化的深度探索
本報記者 黨鵬 成都報道
3月22日,在第112屆全國糖酒會開幕之際,在成都天府新區,一場由中國經營報社、中經傳媒智庫聯合舉辦,圍繞白酒行業發展的糖酒會沙龍閉門會熱烈展開。本次閉門會的主題爲“傳承與創新——千年酒文化的破局之道”。
“我們探討白酒的傳承和創新,主要是基於三個方面。”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經營報社社長、總編輯季爲民表示,“首先,在當前經濟環境下,消費者對品質和品牌的關注度不斷提高,白酒行業的品牌化、個性化和時尚化等多元化趨勢在不斷加速,在這一背景下我們如何推進白酒行業的發展?其次,在AI時代,白酒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生產成爲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在這個趨勢中我們應該如何定位?最後,全球化大背景下,在白酒的國際化發展和合作趨勢中我們應該如何定位,採取什麼行動,如何化解挑戰?”
基於此,在此次閉門會議上,衆多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白酒行業在傳承中創新變革、開拓海外市場以及吸引年輕消費羣體的破局之道。這不僅關乎白酒行業當下的困境突圍,更決定着其在未來市場中的興衰走向。
創新變革:突破發展瓶頸的關鍵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部署了8方面30項重點任務。白酒作爲提振消費的重要載體,發揮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這對我們白酒行業是一個利好,也是一個新的機遇。”季爲民表示,但是當前白酒行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價格倒掛、社會庫存高企等問題嚴重製約行業前行,這不僅壓縮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也擾亂了渠道秩序,對酒企的品牌形象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創新變革迫在眉睫。
就此,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邢春雷認爲,當前面對消費分層、市場變革、數字化浪潮和全球化的競爭,行業既需守正固本,也需創新與突破。
季爲民認爲,在技術層面,科技創新成爲推動白酒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正逐步融入白酒生產與運營的各個環節;新的消費領域,創新和豐富消費場景,加快數字、綠色、智能等新型消費發展,這爲白酒行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方向。
邢春雷表示,白酒創新應該着力於四個方面:場景創新從飲酒到品飲的體驗;技術創新科學賦能傳統工藝;產品創新滿足分層化、年輕化的需求;在渠道上創新數字化和權益融合。
“消費分層趨勢下產品需精準匹配多元需求,比如針對高端市場強化產品屬性,針對大衆市場開發高性價比的酒,針對年輕羣體推出時尚化產品,包括聯名文創、電競等IP實現多元化發展。”邢春雷認爲,從協會開展調研來看,傳統酒業流通企業通過線上渠道轉型升級,線上線下渠道的融合發展已成爲大勢所趨。
隨着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短視頻平臺成爲線上流量新窪地。快手電商酒水運營專家陳帥指出,2024年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龐大,短視頻行業發展迅猛,用戶時長和規模增速均居全網前列,其廣告和商業模式備受關注。快手平臺上酒水板塊表現亮眼,月均興趣人均達 1.8 億人,2024年同比增長 90%,爲白酒銷售帶來新機遇。
“我們要主動去擁抱互聯網,這是消費新的場所。”陳帥表示,短視頻平臺內容和流量是核心,目前還有一些紅利,通過內容和產品的創新,在好的場域去轉化曝光,可以實現酒企新的增長
白酒出海:拓展國際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在全球化浪潮下,白酒出海成爲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傳播中國文化的重要途徑。今年兩會期間,白酒國際化成爲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的熱門話題,酒企積極探索出海路徑,通過參與全球主流展會、國際體育賽事等方式,構建海外消費新場景,拓展海外銷售渠道,提升中國白酒的國際影響力。
“目前白酒走出國門還面臨着認知、標準、渠道等方面的壁壘。”邢春雷表示,要讓世界讀懂白酒,首先要學會用世界的語言來表達。要開發白酒基酒與本地文化融合的產品實現文化破冰,進入主流的消費圈層。
邢春雷舉例說,連續幾年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都在舉辦白酒國際調酒大賽,以此展現白酒的底蘊和文化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標準體系建設上要學習借鑑法國干邑、日本清酒的做法。最重要的是真正深入當地市場網絡中,比如建立中國白酒體驗館、建立白酒超市專區、建立配送網絡。
在西鳳酒營銷管理有限公司紅西鳳事業部總經理宋建林看來,白酒以前代表中國文化出去很難,但是隨着國家的強大,中國酒企開始慢慢走出去,尤其是結合“一帶一路”倡議一起出海,其實就是順勢而爲。“我以前在廣州工作兩年,那時候廣州和福建市場上喝洋酒的人特別多,但是近兩年我們白酒對洋酒的取代非常厲害,這就是中國白酒文化的自信和輸出。”
此外,華致酒行公關總監李洋認爲,白酒的出海還需要構建新的消費場景,尤其是通過中國美食來傳播是最好的出海媒介。“目前,很多酒企做品鑑會,做招待晚宴和品牌發佈都離不開宴會和美食的結合。”
“不要過度迎合國外的口感。”酒仙集團首席品牌官李書凱舉例說,啤酒初到中國考慮過中國老百姓的口感嗎?沒有考慮啊。“只要我們的文化足夠強大,我們倡導的生活方式能夠適合國際化的需求。中國文化做好了國際化就做好了,中國文化做好了年輕化就做好了。”
白酒年輕化:迎合消費新趨勢的必然選擇
年輕消費羣體的崛起,正深刻改變白酒市場的消費格局。如何吸引年輕消費者,成爲白酒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傳統白酒文化中的一些繁文縟節,如複雜的酒局禮儀,讓年輕消費者望而卻步。”李書凱表示,此外,年輕人活動最多的夜場很少有白酒,一個是白酒容易喝醉,另外一個是夜場不具備白酒搭配的菜餚。
“中國白酒增量的途徑,就是年輕化、國際化。”李書凱肯定地表示。
就此,與會專家普遍認爲,年輕消費者更注重個性化、時尚化的消費體驗,追求輕鬆、愉悅的飲酒氛圍。白酒行業必須重新審視自身定位,創新產品和營銷方式,以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在產品創新上,推出低度化、時尚化的白酒產品成爲趨勢。
但是在白酒行業專家蔡學飛看來:“我們講年輕化,什麼是年輕化?第一,我覺得年輕人從來都不是中國白酒的主力消費人羣,因爲他們消費的能力和財力受限。第二,年輕化肯定不是將酒只賣給年輕人。我有一個觀點,就是白酒年輕化不是討好年輕人,而是重構品牌生命力。爲什麼你覺得自己的品牌老,那是因爲你的品牌沒有生命力。不是把酒賣給年輕人,而是讓你的酒的生命力爆發出來。酒沒有生命力,永遠都是單一的傳統,永遠都是沒有人理你。”
就此,季爲民認爲,隨着消費者對品質健康、文化等需求的不斷提升,白酒企業要加快產業的創新和升級。“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議題,在品質方面,尤其在健康方面,在文化方面,在消費羣體的多元化變化方面,應該重點開發個性化、時尚化、多元化的產品,尤其適合青年人的產品。”
(編輯:孫吉正 審覈:孫吉正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