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隆陽積極探索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破局之路”
原標題:隆陽積極探索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破局之路”
今年以來,保山隆陽區以穩產保供和滿足市場多元化消費需求爲目標,以提升農業資源利用率和要素投入產出率爲核心,以強化技術裝備升級和現代科技支撐爲關鍵,全力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有力解決了“耕地零散、坡度陡峭、水資源季節性短缺”等農業發展的天然難題,積極探索山區現代設施農業發展的“破局之路”。
在滇西橫斷山脈褶皺深處的隆陽區丙麻鄉,長久以來,因山高坡陡、土地零散,傳統農業深陷“靠天吃飯”的困境。近年來,丙麻鄉堅定發展高原特色農業地域定位,創新構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技賦能—羣衆受益”的設施農業發展模式,並因地制宜地創立“1233”工作機制,通過黨委統籌領動、支部一線推動、黨員示範帶動、黨羣同心互動的“四動”方式,營造了以點帶面、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丙麻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汪建斌介紹:“我們摸索出了‘1233’工作法,明確‘高原特色農業’一個目標,給9400畝山地裝上了智能水肥系統,讓山地種植大變樣。同時,抓住‘種特色好產品、用省力小農機’兩個關鍵,讓產業升級、羣衆增收;做好‘質量差、污染地、地撂荒’三個風險的防範,讓發展更穩當;通過黨委領着幹、支部一線幹、黨員帶頭幹、大家齊心幹,做到了規劃準、土地合、錢用好‘三到位’,讓傳統農業邁向‘智慧化’。”
2024年8月,丙麻鄉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佳沃集團旗下的保山佳裕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該鄉河西村實施藍莓現代農業產業基地建設項目,總投資4000萬元。截至目前,300畝藍莓基地內大棚、水肥一體化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完成。
“水肥一體化既節省了人工成本,又節約了水和肥料,使苗木長得更加均勻,它缺什麼我們就給它補什麼,苗木也長得更加茂盛、更好,後面產量也會比較可觀。”保山佳裕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丙麻基地負責人鄭傳植介紹。
在發展進程中,該鄉認清產業核心,依託丙麻紅壤土質地質標識,引進多家現代化農業企業,規模化種植蜜薯、玉米制種、工業辣椒等高附加值經濟作物,並謀劃蜜薯高溫癒合保鮮存儲一體化項目,完善產業鏈條,提升農產品溢價能力,推動山區優質農產品走向國際市場,實現產業升級與羣衆增收“雙贏”。
丙麻鄉副鄉長釧國良說:“今年我們已經落實訂單烤煙4700畝、柑橘1300畝、藍莓300畝、蜜薯600畝等多種高附加值作物,均實現了連片種植。我們每畝補助500元,按‘541’模式分配,50%完善主管網,40%發放滴灌設備,10%配置抽水、施肥等設備。”
隆陽區新志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家宏說:“我家種了500畝柑橘,以前澆水施肥都靠人力,費時費工。現在實施了水肥一體化的微噴,既省時又省力,柑橘的產量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近年來,隆陽區以“科技賦能、綠色發展、提質增效”爲目標,按照“試點先行、片區推廣、全面建設”的發展思路,通過政府引導、企業示範、大戶帶動、羣衆自發建設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截至目前,全區建成水肥一體化設施農業16.4萬畝,計劃到今年底建成水肥一體化現代設施農業面積20萬畝。(楊建金 李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