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官員曝川普晶片關稅2重點!美媒指豁免對象仍有疑慮
美國總統川普7月22日在白宮接待國會共和黨議員。法新社
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美國總統川普6日表示,將對價值數百億美元進口美國的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並將豁免在美國設廠製造半導體的企業。目前尚不清楚是豁免在美設廠的企業,還是僅有在美生產的晶片免於關稅。對此,白宮知情官員透露,正式公告將揭曉更多細節,重點是屆時將會「視情況做差異化處理,並且分階段實施」。
川普6日在白宮會晤蘋果執行長庫克,提前宣佈將對晶片和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會豁免承諾或已在美投資資設廠的企業。川普也強調,承諾設廠也可獲得豁免,但是如果最終沒有履行承諾,「將回頭計算累積的部分並要求支付相應關稅」。
Politico指出,目前尚不清楚所謂豁免,是針對在美國生產半導體的企業,或僅指在美國本地製造的晶片不會被課稅。
一名白宮官員表示:「總統的重點是:屆時關稅將會視情況做差異化處理,並且分階段實施,以利製造業迴流,並儘量減少影響供應鏈。」
美國2024年從國外進口超過600億美元的半導體,其中超過500億來自亞洲,主要供應國包括臺灣、馬來西亞、越南、歐盟、泰國、南韓與日本。美國去年也從中國進口總額約20億美元的晶片,是汽車晶片的主要來源。
而美方先前與歐盟達成貿易協議,並承諾對其半導體出口課15%關稅;日本和南韓似乎也取得美方類似承諾。
Politico指出,臺灣去年對美國出口約120億美元的晶片,略高於馬來西亞,成爲美國最大的外國供應方。臺灣政府先前提交給美國商務部的意見曾呼籲,不要對臺灣晶片加徵關稅,並警告此舉將「增加美國衆多依賴半導體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將「削弱臺灣企業在美國投資的意願」。
紐約時報6日報導描述,川普有條件豁免半導體企業的最大受益者是臺積電。臺積電雖然正於美國興建生產設施,但目前絕大多數用於人工智慧的先進晶片仍在臺灣生產。若豁免政策從寬認定,凡在美國生產半導體的企業皆可受惠,則這些先進晶片很可能仍留在臺灣製造。
另一方面,代表外國汽車製造商的團體「美國驅動汽車聯盟」(Autos Drive America)警告,若對半導體與半導體制造設備加徵25%的關稅,可能會讓每輛汽車的生產成本增加1200至2500美元。
美國主要產業團體「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也警告,未經精準設計的關稅可能會傷害美國自身,「提高在國內開發與製造晶片的成本」。
日本是美國去年最大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供應國,對美出口達38億美元。新加坡排名第2,對美出口逾20億美元;荷蘭、德國、南韓與馬來西亞則各自出口逾10億美元,中國約爲9億美元。
▪整理包/臺灣20%關稅排「後段班」 一表看各國稅率排名 ▪整理包/臺灣關稅出爐!20%高於日韓 川普關稅新舊稅率總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