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攝護腺癌轉移 專家籲50歲起每年接受PSA檢測

美國前總統拜登罹患攝護腺癌,且轉移至骨頭。(圖/路透)

82歲的美國前總統拜登今年1月卸任,近期檢查報告發現攝護腺上多出一個小結節,被診斷爲攝護腺癌,且癌細胞擴散至骨頭。專家指出,攝護腺癌好發於長者,近期發現攝護腺癌與BRCA基因突變有關,有攝護腺癌、乳癌家族史的人都需要注意。由於攝護腺癌早期無症狀,具家族史者,建議40歲起年年接受攝護腺特定抗原(PSA)檢測,一般民衆則是50歲起接受檢測即可。

新光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李秉叡表示,罹患攝護腺癌的初期不會有症狀,轉移到直腸時,會大便出血;轉移到膀胱,則會產生血尿;轉移到骨頭,則會出現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導致疼痛。

臺灣泌尿腫瘤醫學會理事長王弘仁表示,第四期攝護腺癌的5年存活率大約只有一半,現在是癌症死亡第5位,死亡數逐年增加。攝護腺癌好發於年長者,以及有癌症家族史的人。最近發現,BRCA的基因突變與攝護腺癌相關,因此家人有乳癌、攝護腺癌,都需要特別注意。

王弘仁說,臺灣沒有PSA篩檢的政策,但美國以前有,因此美國早期發現攝護腺癌的比例高很多。因臺灣不做早期篩檢,一診斷就是第4期的患者約有3成。美國一些州沒篩檢後,發生率也提高到15%。

李秉叡建議民衆,若有家族史,尤其是爸爸、兄弟罹癌者,從40歲開始就應每年接受PSA檢測,一般人則是50歲。不少男性都會有攝護腺肥大問題,學理上來說,因攝護腺肥大會導致感染,也會有罹癌風險,組織在不斷髮炎、修復的過程,基因出了錯就會變成癌症,但目前還沒明確的證據顯示常常感染的人會增加罹癌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