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消費提質升級新趨勢

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地位穩固,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超過五成,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創造票房神話,“中國遊”的流量持續轉化爲“中國購”的增量……我國超大規模市場意味着無限機遇和無窮潛力,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消費提質升級不竭的動力源泉。

近日,商務部公佈“十四五”期間消費成績單,可以概括爲“擴容”“提質”“煥新”“開放”4個詞。過去4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5%,今年有望突破50萬億元;居民服務性消費支出年均增長9.6%,佔消費支出比重提升3.5個百分點,達到46.1%;新型消費蓬勃發展,新業態新場景豐富多樣;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到60%左右;海外更多優質商品服務進入中國的同時,廣大入境遊客也感受到“中國購”的魅力。

展望“十五五”,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消費市場潛力大、韌性強、活力足的特點沒有變。同時要看到,面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內部風險挑戰增多的複雜形勢,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仍然存在。爲此,要建立和完善擴大居民消費的長效機制,使居民有穩定收入能消費、沒有後顧之憂敢消費、消費環境優獲得感強願消費。

數據顯示,過去4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分別從3.2萬元、2.1萬元提高到4.1萬元、2.8萬元。在此基礎上,要想方設法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水平,降低居民的醫療、教育、住房等支出。居民的消費能力提升了,後顧之憂減少了,消費預期才能穩定。

根據國際經驗,在邁向高收入國家的過程中,消費結構會從以商品消費爲主轉向以服務消費爲主。“十五五”時期,服務消費將是我國消費升級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也是未來消費需求增長最主要的動力來源。在技術進步推動下,商品消費也會向更高品質升級。這對廣大經營主體來說,既是挑戰更是機遇。

消費環境改善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監管、消費者權益保護、信用體系建設等多方面。在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背景下,增強消費意願,離不開多方協作、多措並舉。無論是規範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爲,還是健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建立便捷、高效的消費維權渠道,都是題中應有之義。

(作者:鄧 浩 中國經濟網供稿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