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退出一帶一路!運河控制全球5%海上貿易 一文看懂重要性&歷史

▲巴拿馬運河是全球最重要的航線之一,美中近日頻頻爲掌管這個戰略航道的勢力爭吵不休。(圖/路透)

記者葉睿涵/編譯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2日會見巴拿馬總統穆裡諾(Jose Raul Mulino),要求對方減少中國對巴拿馬運河地區的影響力,隨後巴拿馬立即做出重大政策改變,宣佈不續簽、退出中國的「一帶一路」。

長期以來,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對巴拿馬運河耿耿於懷,多次抨擊美國船舶支付了「過高」的費用,還稱「優秀的中國士兵」正「可愛但非法地運營着巴拿馬運河」,揚言要以武力收回運河。相關言論隨後迅速遭巴拿馬和北京官員駁斥。

▲巴拿馬運河全長82公里,是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戰略航道。(圖/VCG)

巴拿馬運河的重要性

美國前總統老羅斯福(Teddy Roosevelt)曾形容,位於中美洲的巴拿馬運河是「這個國家最值得驕傲的成就之一」,因爲這條全長共82公里的運河將太平洋與大西洋連接在了一起,在全球貿易中扮演關鍵角色。

此前,往來美洲大陸東西海岸的船舶必須花費27天繞行南美洲的合恩角(Cape Horn)來往返2大洋。然而,巴拿馬運河開通後,經運河在2大洋之間穿梭的時間可縮短至11天,路程也減少至7000海里(約1.3萬公里),大大節省航運成本。

巴拿馬運河的歷史

美國在建設和管理巴拿馬運河上扮演了關鍵角色。上世紀,法國未能成功建設運河後,美國接手相關工程,並在1914年完工,之後長期掌控運河與周邊軍事基地。然而,美軍的駐紮引發了巴拿馬人的不滿,並在1964年引發暴亂。

1977年,美國與巴拿馬簽署條約,逐步將運河控制權交還巴拿馬,最終於1999年完全移交。如今,全球約有5%的海上貿易與這條戰略航道有關,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負責運營。美國和巴拿馬簽署的條約規定,運河應保持永久中立,但根據這項協議,美國保留以武力捍衛運河中立性的權利。

▲美國指控中國影響力滲透巴拿馬運河,但相關言論已遭中方和巴拿馬反駁。(圖/路透)

美國擔憂中國影響力滲透

根據《衛報》報導,美國是巴拿馬運河的最大客戶,在通過該運河的所有船隻中,有近四分之三是往返於美國港口;而中國是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客戶,佔據了通過巴拿馬運河貨物運量的21.4%。

《華盛頓郵報》指出,中國近年來在運河附近的港口和碼頭上進行了大量投資。在運河2側的5個港口中,長江和記實業(CK Hutchison Holdings)自1997年起,就長期通過子公司和記港口(Hutchison Ports)掌控着分別位於太平洋和大西洋2側的巴爾博亞港(Balboa)和克里斯托瓦爾港(Cristóbal)。

儘管長江和記並非中國國有企業,但美國政界人士普遍對中國在巴拿馬運河周邊的影響力感到擔憂,部分議員甚至認爲,中國企業在運河2側經營港口、參與基礎建設,可能對美國構成戰略威脅。

美國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警告,中國企業「可能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封鎖運河」,讓中國具備監控美國船隻行動的能力。不過,美國前駐巴拿馬大使斐裡(John Feeley)反駁,中國企業僅獲得港口管理權,並不擁有運河控制權,對航運安全的影響也被誇大。

BBC指出,多年以來,中國一直在利用巴拿馬的戰略地理位置,爭取擴大在該國的影響力,並在這個傳統上被視爲美國「後花園」的中南美洲上擴展其足跡。2017年,巴拿馬與臺灣斷交,並立即與中國建交;幾個月後,巴拿馬成爲首個加入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拉丁美洲國家,多明尼加共和國、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和宏都拉斯也隨之轉而支持北京。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2日出訪巴拿馬後,巴拿馬宣佈退出一帶一路。(圖/路透)

運河收費調漲影響美國航運

去年12月,川普痛批巴拿馬運河對美國敲竹槓,收取過高的通行費,要求巴拿馬降低費用。巴拿馬總統穆裡諾隔日不甘示弱,迴應通行費公開透明,並沒有收費過高的問題。《華郵》引述大西洋理事會拉丁美洲中心指出,巴拿馬運河並不存在針對美國的歧視性收費問題,因爲運河的「過路費」這幾年確實已多次上漲,所有的商船都受到了影響。

造成這一問題的部分原因是因爲運河的水位下降,導致船隻通行能力受限,迫使航運公司不得不支付更高費用,競標過境時段。專家分析,川普對此表示不滿,可能與其長期關注關稅與貿易赤字有關,而非運河本身的管理問題。

巴拿馬堅守主權 反擊外在質疑

面對美國政界對中國影響力的指控,穆裡諾明確否認了中國勢力侵入運河一事,並強調該運河完全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負責,而且巴拿馬運河的主權沒有談判空間。美國聯邦海事委員會(FMC)主席索拉(Louis E. Sola)也重申,巴拿馬對運河有最終決定權。儘管美中競爭使該運河成爲國際關注焦點,但巴拿馬政府強調,運河仍將保持對所有國家的公平開放政策,不受外界政治干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