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巴拿馬運河危機或帶來嚴重後果
參考消息網2月10日報道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2月6日刊發題爲《壓力下的巴拿馬運河:外交危機的經濟後果》的文章,作者是巴拿馬前副外長尼維婭·羅薩娜·埃切韋里亞。文章編譯如下: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了“收回巴拿馬運河”的威脅,使這條海上通道在全球貿易中的作用受到密切關注。根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的數據,這條航線承擔着全球約6%的海上貿易,正面臨自1999年運河管理權移交以來最大的外交挑戰。
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的管理提出了質疑,並指控中國對這條跨洋航道施加了影響力。在他發表這番言論的同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訪問巴拿馬。美國外交部門試圖通過具體協議來平衡緊張局勢。
數據顯示了巴拿馬運河的戰略重要性。據巴拿馬運河管理局稱,在2024財年,該航道爲1.3萬多艘船隻的過境提供了便利。對歐洲能源供應至關重要的液化天然氣貿易在很大程度上依賴這條運河,尤其是在烏克蘭危機之後。
與此同時,巴拿馬和美國的雙邊合作在其他方面得到加強:2024年8月以來,美國向巴拿馬提供了270萬美元用於遣返計劃,通過40多架次包機遣返了來自14個國家的約1700名移民。
潛在危機的經濟影響是巨大的。經智利合恩角的替代路線航程將大幅增加,運營成本和運輸時間也將飆升。這尤其會影響到美國東海岸的港口,因爲這些港口依賴巴拿馬運河與亞洲之間的貿易。
對能源市場的影響也將是巨大的。作爲俄羅斯天然氣的替代品,歐洲已經大幅增加了對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這使得巴拿馬運河成爲一條重要的能源大動脈。這條路線的中斷可能會破壞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並有可能加強俄羅斯作爲能源供應國的地位。
與此同時,國際航運業也在密切關注事態的發展。全球主要航運公司依賴巴拿馬運河來維持交貨計劃和運營效率。一場曠日持久的危機可能會迫使全球貿易航線重組,影響剛剛從新冠大流行的混亂中恢復過來的供應鏈。
特朗普與巴拿馬總統穆利諾於7日進行的通話可能會決定到底是魯比奧的務實外交佔上風,還是干預威脅佔上風。這不僅關係到一條重要貿易路線的穩定,還關係到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如何影響全球重要基礎設施。
金融市場已經反映出不確定性。自特朗普發表講話以來,主要航運和物流公司的股票都出現波動。
危機對美國經濟的潛在影響尤爲突出。巴拿馬運河每年爲大約2700億美元的貨物貿易提供便利。其中很大一部分貿易源自美國港口或以美國港口爲目的地。
在供應鏈已經受到全球衝突影響的背景下,運河的穩定成爲全球經濟復甦的關鍵因素。這場外交危機的解決不僅會決定雙邊關係的未來,也會決定在大國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國際海上貿易的運作。
當前的危機凸顯政治與全球貿易之間微妙的交集。國際社會已經意識到,當前事態發展的結果可能會重塑未來幾年全球海上貿易格局。(編譯/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