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投票出爐…罷方支持者情緒低落 醫:選舉的影響才剛開始

全國首波罷免案今投票並在下午四點開票,新北永和區一處開票所,「不同意」罷免林德福的計票紙,在開票不久立即貼上第二張。記者侯永全/攝影

大罷免昨天投票,24位立委與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結果出爐,罷免案全數遭到否決。但對於許多人來說,選舉的影響可能纔剛開始。重症醫師黃軒於臉書表示,現在許多人正經歷「選後症候羣」,人們恐將經歷心理變化起伏與生理不適。

想像一下,全心投入一場重要的比賽,費盡心力支持心中的隊伍,結果塵埃落定,卻不是期待的結局。那種失落、沮喪、憤怒、焦慮甚至是被背叛的感覺,而如果結果又是自己所期待的結局,又會有那種亢𡚒、高興、歡喜,一夜難入睡。

黃軒說,全球各地的民主國家的民衆都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因爲這關乎我們的理想、信念,以及對未來的想像。選後症候羣不是醫學上的診斷,它確實描述了一系列在選舉結果公佈後,人們可能經歷到的心理變化起伏與生理不適。

這就像一場漫長的心理戰,情緒會隨着選戰的白熱化而起伏,而結果揭曉的那一刻,就像引爆點,情緒的壓力瞬間釋放或累積。有研究指出,政治事件確實會對個人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但爲什麼只是個選舉,大家的情緒卻波動這麼大?這背後其實有幾個原因。

第一、強烈的情感投入,許多人不僅是投票,更是將個人的信念、價值觀甚至未來的希望都寄託在所支持的候選人或政黨。當結果不如預期,這種投入越深,失落感就越大。第二、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大家可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藍圖,期待由支持的一方來實現,但選舉結果卻可能讓你覺得這一切都破滅了。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巨大落差,會導致巨大的心理衝擊。

第三、社羣壓力和資訊轟炸,由於選舉期間,社羣媒體上充斥着大量的政治資訊和激烈的討論,這可能加劇心情的焦慮和壓力。選後,當發現周遭朋友或家人有不同的政治立場,也可能產生摩擦或疏離感。第四、對未來的擔憂,因選舉結果可能對國家的未來走向感到不確定甚至恐懼,進而產生焦慮。

至於,選後如何讓心情平穩。黃軒說,如果正在經歷選後症候羣,重要的是要認識,這是一種正常的心理反應,並且有方法可以度過這個階段。

黃軒說,「選後症候羣」這個詞並非醫學診斷,但學術界對政治事件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有着持續的研究。選舉的輸贏只是人生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面對結果,並繼續向前。選後症候羣提醒我們,政治不僅是公共事務,更深深影響着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

臺灣首次大規模的大罷免投票,昨天下午4時投票時間一到開始開票作業,約莫晚上9時許開票結束。記者黃義書/攝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