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免、反罷免 一堂太早的親子課

每天接送五歲的孩子上下學,東門站附近總集結許多「公民」,起先是連署、再來是舉牌,或扮成熊的模樣搞得如同嘉年華。小朋友自然好奇這些人在幹嘛,罷免又是什麼?

於是我就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朋友被多數同學選爲班長,任期到中班升大班的暑假爲止。結果不到半學期,就有同學串聯要重新投票換掉他,以便改選新班長。理由是,一,他去上海探親,有可能會聯合大陸的小朋友來欺負臺灣小朋友;二,開班會都缺席;三,阻擋了班上買玩具的預算。

但實際上:一,兩岸交流本來就是正面的事;二,班長非但全勤,而且還提出很多建議;三,那些其實是不需要花費的浪費,何況跟往年相比,預算不減反增。其他還有很多光怪陸離的理由,但孩子已經懂了,他說不應該罷免班長。

其實這些本不該是幼兒園家長的親子話題,但既然政治無所不在,也只能提早教育小朋友了。這場多餘的罷免,又把臺灣逼到要表態的兩個極端,整個社會是否能再回到常態?實在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