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馬茶業“三叩”資本市場 傳統茶業龍頭曲折謀上市
《投資者網》張偉
八馬茶業赴港交所上市,有了新進展。
3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補充材料要求(3月7日—3月13日)》,八馬茶業被要求對歷次增資、新三板終止掛牌原因、深交所上市撤回原因、用戶信息數據收集使用等情況進行補充說明。
資料顯示,2021年、2022年,八馬茶業先後向深交所的創業板、主板提交上市申請,結果均主動撤回。八馬茶業“轉戰”港交所能否成功上市,也備受關注。
門店總數超3500家
據官網介紹,八馬茶業的歷史可追溯至1736年(清朝乾隆元年),王文禮的先祖王士讓發現鐵觀音後獻於內廷,被列爲貢茶。到了清朝咸豐年間,王士讓的後人前往南洋銷售鐵觀音,在東南亞創立“信記茶行”,開始將鐵觀音推向全世界。
現代的八馬茶業則始創於1997年,由王文禮創立。隨後,八馬茶業還創立了信記號(普洱茶)、王信記(武夷茶)、萬山紅等子品牌。新茶飲的擠壓之下,八馬茶業也喊出了“致力於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喝茶”的口號。
實際上,八馬茶業的經營模式,與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等已經在港交所上市的新茶飲品牌並無太大差別,都是以特許經營(即招商加盟)爲主。截至2025年1月10日,八馬茶業的門店總數爲3501家,具體包括加盟店3224家,直營店277家,加盟店在門店總數中的佔比達92.09%。
目前,八馬茶業的加盟商數量超過1200家。其中超過一半加盟商與八馬茶業合作三年以上,有3家加盟商開設門店數達100家以上、10家加盟商開設門店數達50家以上、37家加盟商開設門店數達10家以上。
衆多加盟商“托起”了八馬茶業的業績。招股書顯示,八馬茶業2022年、2023年的營收分別爲18.18億元、21.2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66億元、2.06億元。
除了業績主要來自於加盟,八馬茶業的茶葉產品還依靠代工。此前向深交所提交的招股書顯示,八馬茶業的大部分茶葉產品向成品供應商進行定製採購,再貼上“八馬”的品牌。茶葉產品靠代工,或存在一定的品控風險。
高端茶的空間有多大
八馬茶業稱其爲中國高端茶市場的領導者。數據顯示,若按銷售收入計,2023年八馬茶業在中國高端茶葉市場排名第一。截至2024年,八馬茶業的鐵觀音銷售量連續10餘年位居全國第一,巖茶銷售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
此外,八馬茶業的產品還覆蓋了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等全品類茶葉以及茶具、茶食、茶飲等非茶葉產品,形成了完整的茶飲產品矩陣。
八馬茶業認爲已經做到了細分領域第一。那國內高端茶的空間又有多大呢?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23年中國高端茶葉市場規模約1052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增長至1404億元。不過,在中國高端茶市場,八馬茶業的領先優勢並不明顯,目前與第二名的市佔率差距只有0.06%。
此外,茶葉消費具有明顯的地域偏好,也涌現出了許多各具地方特色的茶葉品牌,導致整個茶葉市場的集中度較低。2023年,全國前五大參與者的市佔率合計約6.2%,排名第一的八馬茶業的市佔率也只有1.7%左右。
爲了維持品牌的高端形象,八馬茶業每年投入了大量的營銷費用。招股書顯示,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八馬茶業的銷售費用分別爲6.17億元、6.81億元及5.2億元,在各期營收中的佔比均超過30%。
還有觀點認爲,一直以來高端茶葉就和高端白酒一樣,具有“喝的人不買、買的人不喝”的特點。隨着國家限制“三公消費”,也可能對高端茶葉的銷售造成影響。八馬茶業依靠高銷售費用拉動高收入的情況能否持續,也存在不確定性。
資本市場不愛飲“傳統茶”
弗若斯特沙利文在其報告中還提到,2023年中國茶葉市場的整體規模約3347億元,預計到2028年將增長至4276億元。不過,千億級茶葉市場卻未能孕育出幾家上市公司,資本市場爲何對茶葉不感興趣?
目前,A股無上市茶企,H股也只有瀾滄古茶一家。公開資料顯示,瀾滄古茶於2023年12月登陸港交所,其股價一度達到11.94港元/股,但隨後破發。截至4月17日,瀾滄古茶的股價報3.05港元/股,總市值僅3.84億港元。
若把時間倒退幾年,曾出現了中茶股份、八馬茶業、瀾滄古茶3家茶界“頂流”同時衝刺A股的盛景。但隨着中茶股份撤回A股申請、八馬茶業兩次衝擊深交所失敗,都說明傳統茶企想要登陸資本市場,似乎也沒那麼容易。
值得注意的是,與傳統茶企的上市之路普遍跌跌撞撞不同,新茶飲品牌的上市卻相對比較順利。
目前,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均在港交所上市,還有滬上阿姨、霸王茶姬等也在謀劃上市。特別是今年3月,蜜雪集團上市後備受投資者的追捧。截至4月17日,蜜雪集團的股價高達467港元/股,公司市值近1800億港元。
新茶飲品牌爲何比傳統茶企更容易被資本市場接納。有分析認爲,從以下方面進行對比可能會發現一些答案。
首先是門店規模,八馬茶業作爲傳統茶葉的頭部企業,其門店數只有3500多家,新茶飲品牌都開始以是否達到“萬店規模”進行劃分,古茗、茶百道、滬上阿姨都在萬店左右,蜜雪集團的門店數量更是超過4萬家。
其次是營收規模,八馬茶業2024年前三季度的營收爲16.47億元,預計2024年全年大概與2023年(21.22億元)持平。瀾滄古茶2024年營收,預計不超過4億元。新茶飲品牌中,古茗、奈雪的茶2024年的營收分別爲87.91億元、49.21億元。相對來說,傳統茶企的營收規模不及新茶飲品牌。
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爲,茶葉市場相對分散、頭部企業影響力不足的現狀,限制了從業公司上市的前景。而新茶飲品牌的客單價較低、可在全國進行去差異複製的特點也更容易獲得投資機構的青睞,把規模做大後上市就更容易。
還有從業者呼籲,千億級的茶葉行業,需要幾個上市公司,爲行業發展樹立目標和信心。作爲高端茶葉品牌代表的八馬茶業,能否起到相關示範作用,還有待觀察。(思維財經出品)■
八馬茶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