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推業界首創類神經技術 助攻GPU能耗表現

Arm應用工程總監徐達勇。圖/Arm提供

全球半導體與運算平臺大廠Arm 13日於SIGGRAPH發表業界首創「Arm類神經技術」(Arm Neural Technology),率先將專用類神經加速器導入將於2026年問世的Arm GPU,讓行動裝置端首度具備媲美PC等級的AI圖像效能,並大幅降低高負載手遊渲染所需的GPU資源,最高可減少達 50%,爲未來行動AI創新奠定關鍵基礎。

首波亮相的「類神經超取樣」(Arm Neural Super Sampling, NSS)可在每幀僅耗時 4 毫秒的情況下,將540p畫質放大至1080p,且畫質接近原生解析度,讓開發者得以兼顧高幀率與低功耗,並保留細節、光照與動態清晰度。該技術建立於Arm精確超解析度(ASR)基礎之上,已獲《要塞英雄》、《無限暖暖》等遊戲應用採用。

值得注意的是,Arm同步推出全球首個全面開放的「類神經圖像開發套件」,整合虛幻引擎外掛、Vulkan模擬器、分析工具,以及於GitHub與Hugging Face釋出的開放模型與權重。此舉讓開發者能在硬體上市前一年就展開專案開發,並將AI圖像運算直接嵌入熟悉的渲染管線。

Arm人工智慧與開發者平臺院士Geraint North表示,該技術象徵桌機等級的類神經圖像能力已可下放至行動端,未來不僅適用於遊戲,也可延伸至類神經攝影機、即時路徑追蹤等應用。Arm並規劃於 2026 年推出「類神經幀率升頻」及「類神經路徑追蹤與降噪」等新技術,進一步拓展應用版圖。

此次開發套件已獲Epic Games、網易遊戲、騰訊遊戲、Sumo Digital、Enduring Games與Traverse Research等國際遊戲商支持。網易遊戲引擎專家吳彧文指出,這是推動手機端實現主機級視覺體驗的重要一步;Sumo Digital則認爲該技術將在不犧牲電池續航的前提下,開啓行動遊戲畫質的新時代。

Arm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開放平臺與產業夥伴協作,爲開發者提供跨裝置、一致且高效的AI圖像解決方案,加速新世代行動裝置的視覺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