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在非洲感受北京的全球視野
來源:環球時報
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5月15日文章,原題:北京的全球視野在非洲 毛澤東有句名言:“槍桿子裡面出政權。”近一個世紀後,中國意識到,要在日益多極化的世界中取得勝利,還需影響公衆輿論。北京正改變外交政策規劃,尤其在非洲。
這是一場爭奪人心的戰略較量。北京將外交、軟實力和影響力戰略結合在一起,加強對非洲的媒體影響、教育推廣和經濟聯繫。中企通過對非洲關鍵領域的投資,巧妙地鼓勵相關國家採用中方的規範和模式。隨着非洲與傳統西方國家——通常是其前殖民統治者——的關係不斷惡化,北京加緊重塑非洲的政治、媒體和社會格局。中國廣泛採取影響力行動,以塑造有利的公共敘事,贏得非洲人心。
中國對非洲的戰略建立在數十年的耐心和戰略外交的基礎之上。非洲大陸正從沉睡中甦醒,懷揣新的抱負,影響力角逐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中國在非洲日益增長的影響力表現在建立新的教育機構和深化政經關係上。
中國參與非洲政治有着深厚的歷史淵源。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強在非洲的影響力。考察團在其公共外交戰略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些考察是中非關係的基石,每年都有數百名非洲官員參加。相關項目包括學術講座、訪問省級政府和文化交流,目的是讓參與者深入瞭解中國的傳統、管理實踐和發展模式。
中國還幫助創建培訓學校以擴大在非洲政治中的影響力。比如2022年中國幫助在坦桑尼亞創辦尼雷爾領導力學院。布隆迪、剛果共和國、赤道幾內亞、肯尼亞、摩洛哥和烏干達等非洲國家,大多與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關係,都有興趣在中方資助下建立類似的學校。
一個有影響力的國家可以通過積極斡旋和外交對話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從歷史上看,美國一直扮演着國際調停者的主導角色。但現在,中國日益成爲這一領域的關鍵角色,尤其在非洲。
非洲國家在全球事務中佔有重要地位。北京加大力度發展與非洲的牢固關係,這也是中國通過提升外交形象,使國際力量平衡向有利於中國的方向轉變的大戰略的一部分。(作者薩米爾·巴塔查里亞,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