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之亂可望解決 但沒辦法保證10月13日以後中國廠晶片的品質

荷蘭晶片製造商安世(Nexperia)提醒客戶,無法保證10月13日以後在中國生產的產品品質。 路透

晶片製造商安世(Nexperia)6日表示,該公司的控制權危機可望獲得解決,但警告客戶,無法保證10月13日以後在中國生產的產品是正品而且符合品質標準。

安世在聲明中說,該公司在其他國家的工廠運作如常。荷蘭政府於9月30日宣佈接管安世,北京方面則從10月4日起禁止其產品出口,致使汽車製造商廣泛使用的安世晶片短缺。

路透報導,這家荷蘭公司在聲明中對美中所達成的協議表示歡迎,根據這項協議,該公司一年內不受美國出口限制的約束;中國方面也表示,將根據個別情況准許出口。

安世表示,該公司的中國母公司聞泰科技受到美國限制,而荷蘭法院於10月7日暫停其創辦人張學政擔任安世執行長職務。安世並表示,與此有出入的報導皆屬「不正確」。

雖然安世的大部分晶片產自歐洲,但其中70%晶片是在中國封裝並賣給經銷商。該公司的中國部門堅稱其不受荷蘭控制,並表示其庫存足以供應客戶到2025年底,同時也將尋找其他晶片採購管道。

安世說:「我們仍完全致力於在中國的業務營運」,並表示該公司的團隊正在研究其他方案,以確保未來能「以可持續方式供應產品」。安世其餘30%晶片目前是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封裝和分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