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河申集鎮:“積分制”讓鄉村治理“分值”變“價值”

“我的積分比你少,這次只兌換了一盒牙膏,回去之後我要參加更多志願活動,多掙些積分換獎品。”“這個積分好啊,打掃衛生還能用來換東西,以後我要多參與這樣的活動。”……4月8日,在安徽省五河縣申集鎮馬集村村民委員會,村民們正在高興地討論着“積分制”的兌換獎勵。今年以來,五河縣申集鎮通過村民“積分制”管理,有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進一步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效能。

申集鎮黨委政府通過發放宣傳材料、入戶宣講、標語宣傳、大小喇叭等形式,讓羣衆瞭解“積分制+移風易俗”的具體內容,耐心地向羣衆解釋推行“積分制”的必要性,讓羣衆深刻理解“積分制”的好處,積極引導村民轉變思想觀念,做勤儉節約的倡導者。通過一系列的宣傳,讓村民充分了解了移風易俗的內涵與意義,堅決抵制大操大辦、高價彩禮和盲目攀比。

馬集村民委員會結合村情實際和村規民約,設定積分指標,圍繞遵紀守法、家庭和諧、鄰里友善、關心集體、熱心公益、誠實守信、移風易俗等方面明確《村級積分制運行規則》,涉及正負面清單共50餘項,具體執行中結合本村實際增減具體打分項,以量化管理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積極性、主動性,有力推動鄉村治理由“村裡事”變成“自己事”。

堅持公開公正、便利快捷的評分原則,實行月月定期出分,季度張榜公示的評分模式。村黨組織建立積分臺賬,通過村務公示欄、微信工作羣等載體進行張榜公示,廣泛接受羣衆監督,確保積分制管理公平公正。讓村民時時有參與感、競爭感和獲得感,通過這種“人人蔘與、時時參與”的活動模式,村民們更加註重自身日常行爲規範,努力獲得更多的積分。

實行“積分制”以來,申集鎮共建共享鄉風文明的積極性得到提升,鄉風文明建設的成效越發明顯,不但破除了陳規陋習,村民之間的攀比現象也越來越少,文明健康的鄉風民風逐步形成。(阮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