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出臺33項措施 持續發力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

大皖新聞訊 記者從4月30日召開的安徽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關於推動新興產業“雙招雙引”和產業培育提質增效(2.0版)的意見》已於近日由安徽省政府印發實施。《意見》包括7個部分、共33項措施,將持續發力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新興產業聚集地。

近年來,“雙招雙引”一直是安徽經濟工作的“第一戰場”,在一套行之有效的機制和打法保障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到安徽投資、人才到安徽創業、資金到安徽集聚,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

數據顯示,全省招引項目連續3年突破1萬個,近3年全省落戶的總投資50億元以上製造業項目每年都在50個以上,實現項目數量、質量、能級“三躍升”,帶動製造業投資連續4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比重從2021年的27.2%提升至2024年的33.7%。2024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43.6%,較2021年提高2.6個百分點。

“不過我們也要看到,國內外環境正發生深刻變化,安徽新興產業發展和‘雙招雙引’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需要進一步創新手法、步法、打法,理順工作機制、凝聚推進合力。”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劉文峰說,2.0版意見,與之前相比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優化升級。

《意見》聚焦集羣化、數字化、國際化、綠色化方向,力爭到2030年,打造省級新質生產力示範基地90個以上、國家級產業集羣10個以上,建設30個左右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創建不少於5個國家級先導區,推動百億規模特色產業集羣實現縣域全覆蓋。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構建“實數融合”新場景,打造區域支柱型和特色型數字產業集羣;開展“跨境電商走進產業帶”專項對接,探索運用大語言模型賦能跨境電商中小微企業等。

安徽還將引育落地一批高科技含量、高成長潛力的科創項目,打造科技型企業集羣;推動“政產學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建設“四鏈融合”平臺,探索“科學家+工程師+產品經理人(企業合夥人)”“科企聯合攻關+應用場景首用+接續採購”新模式。

此外,安徽還將依託“鏈主”企業,引進配套企業、上下游企業和生態合作伙伴。謀劃落地一批重大應用場景創新示範項目,推動從“給政策”向“給場景”“給機會”轉變。

在招引創新人才、創新團隊方面,安徽將聚焦全省優勢領域和重點產業,支持企事業單位與院士專家團隊共建省級院士工作站,形成長效合作機制,聯合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培養科技創新人才隊伍。同時,進一步優化科技團隊創新創業生態,瞄準重點產業賽道,通過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方式賦能優質科技團隊項目,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落地,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陶娜

(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