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重塑三大運營商:算力競賽升級 股價持續創新高
數據要素與雲計算雙重催化下,通信板塊最近迎來一波上漲。
2月21日,A股三大通信運營商集體高開,隨後持續走高。截至午間收盤,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攜手漲停,分別報8.60元/股、6.82元/股,中國聯通股價創2017年11月23日以來新高,中國電信股價創歷史新高。截至當日收盤,中國移動上漲3.74%,報114.50元/股。
此外,同花順數據顯示,2月21日,包含三大運營商在內的通信服務概念股上漲6.33%,包含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內的國資雲概念股上漲5.31%。
自2月8日工信部確認三大運營商接入DeepSeek以來,通信板塊持續走強。截至2月21日,港股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年內的漲幅均遠超同期恆生指數表現。
股價異動的背後,是三大運營商全面接入國產大模型DeepSeek後,市場對其算力佈局與AI轉型前景的強烈預期。
從技術賦能到場景應用
奔涌而至的人工智能大潮,爲運營商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近日,三大運營商相繼接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DeepSeek-R1模型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及開源特性,成爲運營商AI落地的關鍵抓手。三大運營商通過差異化場景適配,推動技術從實驗室走向規模化應用。
中國電信的天翼雲“息壤”智算平臺率先完成了DeepSeek全棧國產化適配,其通過自研算力資源調度系統,顯著降低模型部署門檻。中國移動的雲平臺針對DeepSeek-R1模型特別定製了專屬算力方案,爲互聯網企業創新與高效科研提供了高性價比的算力支持和開發環境。中國聯通雲已基於“星羅”平臺實現多規格DeepSeek-R1模型適配,並結合昇騰智算底座,實現私有化與公有化場景靈活切換,在全國270多個骨幹雲池預部署。
據中國電信方面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天翼雲“息壤”一體化智算平臺與DeepSeek大模型的國產化深度適配有三大特點:一是全棧自主可控,從昇騰硬件、推理引擎到模型服務,實現技術鏈路100%國產化,保障企業數據安全與業務合規;二是靈活選型模型,支持DeepSeek-R1滿血版(671B參數)至輕量化蒸餾模型的靈活部署,覆蓋從複雜決策到高併發交互的全場景需求;三是異構算力融合,同步兼容多元算力,支持企業按需構建混合算力集羣,釋放資源潛力。
據中國移動方面向記者介紹,移動雲圍繞算力供給、平臺能力、調優服務、應用融合四方面,深化了DeepSeek服務能力。算力供給方面,移動雲推出了系列免費資源、推理蒸餾套餐等,並不斷探索算力MFU的邊界;平臺能力方面,快速上線DeepSeek即開即用、一鍵部署、微調蒸餾等能力;調優服務方面,基於DeepSeek的模型服務能力,深度參與模型動態量化、推理性能提升、併發度提升等工作;應用融合方面,擴展DeepSeek與業務產品融合。
銀河證券認爲,這些合作不僅推動了AI推理服務的普惠化應用,極大提升了三大運營商在政企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爲雲計算平臺提供了更加高效、低延時的算力支持。
三大運營商接入DeepSeek開源大模型後,在多種場景的應用已初顯成效。例如,藉助DeepSeek的實時數據分析能力,運營商可以提升網絡故障預測精度,優化生產流程,提升良品率;在客服方面,中國聯通“靈犀”AI助手接入DeepSeek後,對話理解準確率明顯提升,其智能交通系統則藉助模型實現實時路況預測,提高了擁堵時段通行效率。
一位業內資深通信專家認爲,市場對三大運營商AI轉型的樂觀預期,源於兩大核心邏輯。
一是雲業務成本下降與收入放量。DeepSeek將訓練與推理成本降低30%~50%,直接推動運營商雲服務毛利率提升。2024年,全國通信行業大數據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9.2%。據券商分析師測算,2025年三大運營商全面接入DeepSeek後,雲計算收入增速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
二是數據資產化加速。運營商掌握着全國80%以上的網絡流量數據,DeepSeek的接入使其數據價值挖掘能力產生質變。
從“數據資源化”到“數據資產化”
憑藉“算力國家隊”身份,三大運營商正以超常規速度推進智算中心建設。
圍繞八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三大運營商智算能力體系初具規模。中國電信逐步完善“2+4+31+X+O”雲計算力佈局體系,中國聯通佈局了“1+N+X”智算能力體系,中國移動“4+N+31+X”數據中心覆蓋全量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建成了首批13個智算中心節點。
根據財報披露的數據,中國移動2023年通算規模達8 EFLOPS(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智算規模達10 EFLOPS,中國移動方面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24年智算總規模突破29EFLOPS(FP16);2023年中國電信通算規模達4 EFLOPS,智算規模達11 EFLOPS,預計2024年實現智算算力累計超過21 EFLOPS;中國聯通2024年計劃建設智算規模14.7 EFLOPS。
這些投入遠超互聯網公司,凸顯三大運營商在國產算力生態中的核心地位。2024年,三大運營商投資總額爲3340億元,預計2025年雖然穩中有降,但仍將保持強投入。
三大運營商的算力佈局,不僅可滿足AI大模型訓練需求,更通過雲網融合構建了“算力即服務”的商業模式,爲運營商從管道商向智能服務商轉型奠定了基礎。三大運營商多年來持續的高強度投入,正在步入收穫期。
近幾年來,運營商正在加速轉型,傳統通信業務逐步萎縮,雲計算、AI、數據中心等業務快速增長,併成爲新的利潤增長點。接入DeepSeek後,AI與雲計算的結合將盤活運營商的龐大數據資產價值,提升其運行效率。中原證券指出,運營商正從“數據資源化”向“數據資產化”邁進,探索數據要素價值釋放路徑,具備科技成長屬性,價值有望持續重估。
中銀證券、中信證券等認爲,隨着DeepSeek生態擴展,三大運營商憑藉“雲+網+智算”綜合能力,爲國央企及政府機構依託全棧自主可控硬件部署AI大模型樹立了典型標杆。三大運營商有望憑藉智算+AI模型部署能力,持續拓寬收入邊界,提升盈利能力。
不過,在AI大模型技術快速發展之下,三大運營商未來仍面臨諸多挑戰。一是技術迭代壓力,AI算法更新週期繼續縮短,要求持續保持高研發投入;二是數據安全風險,海量用戶數據管理面臨隱私泄露隱患,需強化加密技術與合規體系;三是跨界競爭加劇,在互聯網巨頭通過垂直領域大模型爭奪企業客戶的背景下,三大運營商需發揮雲網協同優勢構建壁壘。
藉助DeepSeek掀起的這場AI技術創新,三大運營商不僅有望重塑自身估值,更有望成爲中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推手。當資本市場的高漲情緒與AI算力的轟鳴聲共振,一個屬於通信行業的新時代已然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