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站長降低公車司機分心 蔣萬安為這問題要與業者座談

蔣萬安裁示,公運處統整道安委員的建議加以評估,尤其考量到長輩需求。記者邱書昱/攝影

爲了降低搭乘公車的乘客詢問問題,導致司機得邊開車邊分心回答的狀況,雙北公車業者開發的AI站長「阿明」,經過試辦之後,北市公運處今在道安會報分享成果,有93%使用後不再問司機問題。臺北市長蔣萬安裁示,針對司機荒,將和主要公車業者座談,盼解決問題。

公運處介紹,不少民衆會在公車候車亭研究行車路線,又或一輛公車進站就跳上車,而向公車司機詢問站點,導致司機在開車之餘要分心回答問題,爲此,雙北公車業者開發的AI公車站長「阿明」,希望能替司機回答乘客問題。

公運處說,研發「阿明」之前先蒐集乘客平時會問哪些問題,包含目的地、公車路線、等候公車方向等。同時也詢問司機會被問哪些問題,將種種狀況及問題導入大數據當中,也不會大海撈針,讓回覆更爲準確。

在經過睽違一個禮拜的測試訓練,公運處報告乘客使用「阿明」體驗,蒐集到561位意見,82%對服務滿意,體驗者中,有61%是有問過司機問題,裡面又有93%認爲使用「阿明」後可以減少問司機問題。

不過,也有民衆回饋在語音、口音辨識上會有失敗,以及QR Code掃描時,不同廠牌型號手機會有不順暢等,公運處說,會持續調教優化,6個月完成新系統的修正運作。

道安委員建議,語音辨識應該多加入臺語功能;公車路線圖可以像捷運有方向性,網站的資訊文字可以放大等。

蔣萬安裁示,公運處統整道安委員的建議加以評估,尤其考量到長輩需求,使用上能更完善,同時也提到建置經費,若經費龐大是否能先以既有APP整合或Google Map結合。

另外,蔣萬安也提及面堆公車業者司機荒,已影響到公運服務安全性,因此他安排幾家主要業者進行會談,面對面溝通,盼能有效協助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