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療改革拐點已至 一脈陽光攜手訊飛醫療推動影像領域智能化升級

轉自:證券日報網

2月19日,江西一脈陽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脈陽光”)發佈自願性公告,宣佈與訊飛醫療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諸多領域開展合作,包括在優勢區域聯合進行業務市場開發,共同深化基層智慧醫療、緊密型醫聯體以及區域醫療共享中心建設;對醫療垂類認知大模型及醫學影像AI診斷大模型進行合作研發、推廣及市場應用等。

這一合作不僅標誌着AI+醫療行業的進一步融合,也爲未來醫療服務的智能化轉型提供了新的方向。

年初,Deepseek的爆火讓AI產業發展再次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作爲人工智能落地的重要領域,AI+醫療也在持續升溫。從健康風險預警、早期篩查到輔助診斷、治療效果評估,再到診後管理與慢病管理,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智能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場景不斷擴展,AI技術正在逐步滲透到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2月18日,華爲發佈了基於華爲DCS AI解決方案打造的瑞金病理模型。此前,京東健康也發佈了基於線上全域場景的醫療健康大模型產品體系“AI京醫”。

此次一脈陽光與訊飛醫療宣佈合作可以算是在“AI+醫療”在影像垂直領域的具體突破。從兩家公司的業務內容來看,雙方的合作具有顯著的互補性:一脈陽光在醫學影像領域擁有深厚的積累,而訊飛醫療則在人工智能技術方面具有領先優勢。雙方的合作將有助於提升區域智慧影像綜合解決方案的交付能力,特別是在基層醫療場景中,醫學影像AI診斷產品的研發和推廣將得到進一步加強。此外,雙方還將共同探索醫療認知大模型的應用,這將極大地推動AI技術在醫療診斷和治療中的實際落地和商業轉化。

有業內人士指出,影像領域是人工智能發展最快,應用最切實的領域。從技術特點、市場需求、政策支持、數據基礎及商業化潛力等角度綜合來看,醫學影像的確有望成爲最有機會實現AI醫療產品落地的領域。

醫學影像數據標準化程度高,適合AI技術落地。醫學影像數據(如CT、MRI、X光、超聲等)具有高度的可標準化和結構化特點。影像數據以數字化形式存儲,格式統一,便於AI算法進行大規模處理和分析。2月10日,國家醫療保障局(以下簡稱“國家醫保局”)官網發佈,關於擬實施“醫保影像雲索引”的公告,爲助力探索建立醫保影像雲共享路徑,加強對影像雲文件的管理和應用,國家醫療保障局組織力量編制了“醫保影像雲索引”,用以標識每位患者在醫療機構內進行影像檢查時生成的唯一影像雲文件,該“索引”的發佈,極大地促進了醫學影像行業數據標準的高質量應用。

在醫療AI領域,結構化數據的高標準清洗和標註是關鍵前提,影像檢查部位作爲影像數據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檢查名稱的標準規範得到了國家的充分重視。一脈陽光一直以來響應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號召,在醫學影像中心領域深耕數年也深知數據的巨大價值,積極組建標準化團隊開展《醫學影像檢查項目名稱及編碼標準》制定工作並出臺相關企業標準,一脈陽光的《醫學影像檢查項目名稱及編碼標準》將在公司內部全面試行、校準驗證,爲下一步建設高質量標準、服務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並通過多方合作不斷推動行業的標準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在數據驅動的時代,AI技術的每一次飛躍都離不開海量、高質量數據的支撐。特別是在醫學影像領域,數據的價值更是被無限放大,成爲推動智慧影像AI基礎設施發展的基石。從“中國醫學影像服務第一股”的一脈陽光近期動態來看,公司接連與訊飛醫療、聯仁健康、華爲雲、影禾醫脈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由高質量數據原點出發佈局相關產業,探索數據要素創新服務模式,推進數字應用落地和影像服務產業創新升級。此外,國產醫療影像設備公司的先驅企業上海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積極擁抱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的來臨,公司重點通過聯影智元推進公司數智化轉型。

近年來,各國政府和醫療機構紛紛出臺政策,推動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以中國爲例,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AI技術在醫學影像領域的應用。此外,AI醫學影像產品在醫療器械審批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例如肺結節AI輔助診斷系統、眼底影像AI分析系統等已獲得國家藥監局(NMPA)的三類醫療器械認證。政策的支持爲AI醫學影像產品的商業化鋪平了道路。

得益於其數據標準化、需求旺盛、政策支持、數據積累豐富以及商業化路徑清晰等特點,醫學影像已經逐漸成爲AI醫療產品落地的優質賽道。隨着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步成熟,AI醫學影像產品將在臨牀診斷、疾病篩查、基層醫療賦能等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推動醫療行業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未來,AI醫學影像有望成爲AI醫療領域中最先實現規模化應用的細分賽道,爲患者、醫生和醫療機構創造更大的價值。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