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鏡市場升溫 或將迎來從“嚐鮮”到“剛需”轉變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陳維城)近期,AI眼鏡再度升溫,各品牌紛紛發佈新技術新產品。CINNO Research認爲,隨着技術成熟度、政策友好度與場景豐富度的共振,國內消費級AI/AR眼鏡市場或將迎來從“嚐鮮”到“剛需”的質變。

IDC 數據顯示,2025 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預計達 1205 萬臺,同比增長 18.3%,其中音頻類智能眼鏡出貨量將達 547 萬臺,同比增長 101.9%,成爲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5月28日,界環AI音頻眼鏡推出三款夏季新品,在外觀設計、佩戴舒適性與場景適配性上全面升級。與此同時,界環AI音頻眼鏡運營主體蜂巢科技與大明眼鏡達成戰略合作,爲用戶提供集視力矯正、智能交互與時尚設計於一體的解決方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AI眼鏡品牌紛紛牽手傳統眼鏡企業。蜂巢科技已經與博士眼鏡、寶島眼鏡、寶視達眼鏡、毛源昌眼鏡、大明眼鏡等知名眼鏡零售品牌達成合作,入駐全國近1000家線下專業眼鏡門店。

另一玩家雷鳥創新5月27日晚間推出AR眼鏡、AI拍攝眼鏡等多款新品,展示了在AI與AR眼鏡的前沿技術實力與生態佈局成果。

在交互方面,AR眼鏡雷鳥X3 Pro搭載的RayNeoOS 2.0系統,集成了AI翻譯、空間導航、AI錄音、通話轉文字、第一視角攝影攝像等多種功能。產品內置通義定製的第一視角多模態大模型。

此外,雷鳥創新還宣佈,與阿里雲、高德地圖、螞蟻集團等多家達成合作。雙方將在AI與AR眼鏡的AR眼鏡大模型、地圖導航、眼鏡安全等多個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隨着智能穿戴設備市場的持續升溫,AI/AR眼鏡賽道正迎來前所未有的跨界熱潮。小米、華爲、vivo、傳音等消費電子巨頭,百度、阿里、字節等互聯網巨頭已加速入場,紛紛推出AI眼鏡,使得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態勢。

國泰海通證券認爲,AI+AR眼鏡爲多模態交互全融合的最佳載體。AI+AR眼鏡依託攝像頭實現圖像輸入,同時可結合戒指、手錶、手環等設備,實現語音、顯示、手勢、眼動、觸摸等多種交互方式,賦能語音助手、圖像分析、智能導航等場景,成爲多模態大模型的最佳載體,將受益多模態大模型的演進。

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師周華表示,未來,隨着技術成熟度、政策友好度與場景豐富度的共振,當前AI/AR眼鏡市場的跨界競爭,有望從小衆極客玩具走向大衆消費級市場,成爲智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