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太耗電,美國電力公司醞釀大漲價,但消費者怒了:憑啥我爲AI買單?

人工智能繁榮背後的電力賬單,正成爲美國社會的新爭議焦點。

近日,美國電力供應商正尋求對消費者實施大幅漲價,原因是數據中心需求激增,這引發了關於誰應爲人工智能電力負擔買單的爭議。據能源負擔能力倡導組織PowerLines最新報告顯示,電力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已申請監管部門批准總計290億美元的費率上調,較去年同期激增142%。

這些漲價凸顯了一個核心問題:飆升的電力成本是應由所有消費者分攤,還是直接向推動新需求的大型工業用戶收費。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預測,由於能源密集型AI應用,未來十年電力消耗預計將增長一倍以上。

消費者維權組織對漲價提出異議,質疑家庭用戶是否應承擔確保美國在AI技術領域保持領先地位的成本。PowerLines執行董事Charles Hua表示:

美國多家大型電力公司正在推進或已獲批顯著的價格上調。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服務紐約州和馬薩諸塞州客戶的電力公司National Grid在4月獲批漲價7.08億美元,每位客戶月費最高增加50美元。

服務北加州和中加州550萬商業及住宅客戶的PG&E在4月申請31億美元的費率上調。德州電力公司Oncor服務1300萬客戶,6月提議增加8.34億美元費用。北印第安納公共服務公司已獲准將每位客戶的月費上調23美元,總計2.57億美元。

電力公司表示,漲價部分是爲了修復因氣候變化而日益頻繁的基礎設施損壞。同時,爲支撐美國老化的電網並滿足快速增長的需求,需要進行大規模資本投資。

“大負荷電價”機制與清潔能源協議

爲控制賬單負擔,越來越多的電力公司和監管機構轉向所謂的“大負荷電價”機制,向大型能源用戶收取系統超額負荷費用。

據報道,俄亥俄州電力公司AEP Ohio在10月向俄亥俄州公用事業委員會提交申請,要求數據中心按其每月預計能源使用量的85%付費,即使實際用量更少,如果項目終止還需支付退出費。

另一種選擇是清潔能源協議,即數據中心承諾通過電力公司購買清潔能源,爲新的可再生能源項目提供資金。替代方案正在落地。內華達州5月批准谷歌地熱購電協議,通過企業直接採購清潔能源分攤基建壓力

清潔能源買家協會CEO Rich Powell解釋,此類協議“在保障長期供應的同時,避免普通用戶承擔額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