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滲透全場景,小米高端化按下加速鍵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2月27日晚間,小米召開“史上最高端”發佈會,帶來兩款旗艦產品——手機小米15 Ultra和汽車小米SU7 Ultra。這兩款產品正是小米五年高端探索的答卷之作,也是其向超高端市場進發的開始。

發佈會現場,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雷軍援引數據稱,2025年1月,小米手機以16.8%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第二。該榜單顯示,第一名爲華爲,vivo、OPPO和蘋果則分別位居第三、四、五名。

小米集團合夥人兼總裁、手機部總裁、小米品牌總經理盧偉冰表示,過去四五年小米已經站穩了4000元—6000元價位段,未來五年最重要的目標是實現6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場的全面突破,從產品對標,到服務對標,更要全面兼容蘋果生態。

隨着小米15 Ultra的發佈,小米正式向蘋果發起挑戰,全面對標iPhone 16 Pro Max,進一步推動高端化戰略。與此同時,AI技術成爲另一大亮點,貫穿於小米新品之中。

有業內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此次發佈會不僅是產品的展示,更是小米高端化戰略的重要一步。從6000元以上的手機到80萬元級別豪車,再到‘米家全家桶’智能生態產品,小米正全方位進軍高端市場。”

劍指蘋果

發佈會上,小米正式推出了年度旗艦手機小米15 Ultra,這款手機從硬件配置到軟件優化,從外觀設計到影像系統,都帶來了升級和創新,全面對標iPhone 16 Pro Max。

比如,影像系統是小米15 Ultra的一大亮點,擁有徠卡光學專業四攝,14mm—400mm全焦段覆蓋,最遠28倍無損變焦,影像代號“夜神”。小米15Ultra首發了“徠卡超純光學系統”,提升全焦段鏡頭成像畫質,大幅減弱“鬼影”問題,抗刮性能提升82.4%。視頻拍攝方面,支持全焦段8K視頻不限時錄製,安卓首發ACESLOG格式視頻錄製,配有UIS超級視頻防抖系統。

與之相比,iPhone 16 Pro Max主攝像頭像素4800萬像素,支持智能HDR5,視頻拍攝支持4K杜比視界視頻拍攝等多種模式。

性能上,小米15 Ultra搭載驍龍8至尊版處理器,配有“雙路環形冷泵”散熱系統,以及USB 3.2 Gen2接口。iPhone 16 Pro Max則搭載A18Pro芯片,擁有6核中央處理器,還擁有6核圖形處理器以及16核神經網絡引擎。

續航方面,小米15 Ultra採用了6000mAh小米金沙江電池,該電池擁有10%含硅量,支持90W有線充、80W無線充,配有澎湃G2和P3芯片。iPhone 16 Pro Max的電池類型爲內置鋰離子充電電池,支持MagSafe、Qi2和Qi無線充電。

另外,小米15 Ultra搭載“小米星辰通信”,支持7公里無網雙向通話,全系搭載天通衛星通信功能,全球首發手機直連衛星數據功能,還有雙衛星版本。

價格方面,小米15 Ultra定價6499元起,而iPhone 16 Pro Max售價9999元起。

“我第一次講對標iPhone的時候,很多人對我冷嘲熱諷,覺得我們Low,覺得我們蹭人家熱度。但是我是這麼想的,我覺得只有對標iPhone,纔有機會趕上iPhone,纔有機會超越iPhone。所以以後只要我講發佈會,必要的話每一次都會對標iPhone。”雷軍曾提到。

2月27日晚間,盧偉冰表示,小米未來將在產品、服務、生態方面全面對標蘋果。小米15 Ultra也將全面支持蘋果生態,可以與iPhone、iPad、Mac等蘋果設備實現照片、文件互傳,並且支持蘋果辦公套件,如Keynote、Pages、Numbers等。

高端化突圍戰

對標蘋果,是小米高端化的必由之路。在過去數年間,小米的高端化探索,逐漸完成了從試探到強攻的轉變。

小米從2017年開始高端化探索,小米10系列一度取得佳績,但2018年發佈的小米11系列卻“折戟”,次年推出的小米12系列也無較大起色。

2022年,隨着小米12S Ultra等高端產品的推出,品牌形象開始發生轉變。與徠卡合作帶來的高端影像體驗,讓消費者看到了小米在產品品質和技術創新上的實力。

到了2023年,小米13系列的推出,進一步鞏固了其在高端市場的地位。2024年發佈的小米14系列影像實力再次進階,開售5分鐘銷量便是小米13系列首銷總量的6倍,實現跨越式增長,首銷期銷量超百萬。

在高端化戰略的背景下,小米業績取得了顯著進展。以手機業務爲例,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小米手機平均售價提升至1102元,4000元—6000元價位段銷量在安卓陣營中名列前茅,高端手機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臺,同比增長43%。

根據Canalys數據,小米手機2024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爲4270萬部,保持全球第三名,市場份額13%;全年出貨量接近1.69億部,份額爲14%。在國內市場,小米手機1月激活量同比增長42%至571萬臺,份額佔比17%,排名第二。

2025年2月5日,小米集團召開了高端化戰略研討會,對過去五年的探索總結覆盤,對未來五年高端化方向進行深入探討,進一步明確:小米的高端化戰略,從探索到規劃;從高端基本面到真高端再到超高端;從手機/汽車到全品類,未來到全生態;從中國到全球。

會上,雷軍表示,2020年至今,小米的高端化之路走過最初的探索期,對高端化的認知也越發深入。“對於小米而言,高端化不是權宜之策,不是階段性戰術,而是小米實力、能力和價值觀的考驗與證明,是小米真正實現自己目標,成爲全球新一代硬核科技引領者的必由之路。我們用高端化探索之路,來展現我們的硬核科技的研發成果、最新人機交互的探索,以及全球化的雄心。”他說。

此次發佈的小米15 Ultra更是將高端化推向新高度。雷軍表示,小米15 Ultra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品牌形象的提升,標誌着小米從“參數領先”向“體驗優先”的轉變。

端側AI再加碼

高端產品發佈背後,小米的AI與硬件的融合也是一大看點。

記者注意到,在此次發佈會上,幾乎所有的小米新品都具備AI功能。

比如,小米15 Ultra支持AI人像動態壁紙,通過AI算法對用戶照片進行智能處理,生成具有動態效果的個性化壁紙。Redmi Book Pro16作爲小米首款AIPC產品,首次搭載小米AIPC引擎,內置端雲融合大模型,具備AI視頻內容搜索、AI文檔處理、AI截圖直搜等AI辦公能力。小米Buds5 Pro入耳式藍牙耳機也嵌入智能應用,可實現耳機獨立錄音、實時錄音轉寫、提取智能摘要以及翻譯功能。

在智能家居領域,AI技術更是加速滲透。此次發佈的小米智能音箱pro,可支持全生態AI助手超級小愛,預製AI大模型,能回答複雜問題,實現對智能家居設備的智能控制和場景聯動。米家中央空調pro藉助AI技術實現人感節能和人感送風。

小米在AI領域的投入可以追溯到2016年,當時小米已經建立了AI實驗室,將AI賦能機器人的loT領域。近年來,小米不斷加碼AI人才與資金投入,對未來AI與算力發力愈發明顯。

雷軍透露,2021—2025年,小米預計五年研發投入1050億元,其中2025年預計達300億元,而AI及相關業務將佔四分之一。

在技術探索方向上,小米大模型技術主力突破輕量化和本地部署。2023年,小米就已成功在手機端側初步跑通13億參數大模型,部分場景性能媲美極大參數量雲端大模型。2024年5月,小米大語言模型MiLM正式通過大模型備案,隨後逐步應用於小米汽車、手機、智能家居等產品中。2024年11月,小米大模型升級到第二代,形成雲邊端結合模型矩陣。

當前,小米的AI技術能力已逐步接入手機、汽車、AIoT、機器人等業務板塊,端側賦能加速。記者還從知情人士處瞭解到,小米AI眼鏡也在積極籌備中。

近期,澎湃OS2系統的超級小愛助手已接入DeepSeek-R1模型,可通過特定的語音指令“打開深度思考”來啓用,涵蓋了代碼編寫、文章創作、邏輯推理等多種應用場景。

天風證券研報預計,在標準、Pro、Max、Ultra一套定價體系經過手機和汽車的驗證後,小米或將在AIOT產業持續推進類似產品定價方式。Ultra的超旗艦概念符合小米高端化邏輯,代表小米持續向最高端產品對標;預計Ultra產品線有望反哺小米研發動力,推動核心技術不斷向下平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