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人才優先召募 這些產業大咖自己也在用
商周集團執行長郭奕伶、緯穎科技董事長暨策略長洪麗寗、Microsoft臺灣總經理卞志祥、臺新國際商業銀行個金總處執行長包國儀,針對企業AI使用提出看法。(圖/臺灣女董事協會提供)
臺灣女董事協會近日舉行系列論壇,針對AI的應用邀請產官界大咖談培育人才以及鼓勵員工應用,緯穎董事長 洪麗寧提到,自己會用AI協助寫英文郵件以及演講稿,至於微軟臺灣總經理 卞志祥則表示,最近正用AI協助兒子申請美國大學,並強調內部及大客戶已經開始運用Copilot做市場競爭分析,預期未來每位員工都將成員AI管理者。
臺灣女董事協會指出,從2025女性治理白皮書調研結果明顯發現,所有女性領導者已大規模展開將AI運用於企業轉型的實際行動中。根據調查顯示,臺灣女性領導者在策略制定上被視爲前3優先的前2大要素爲「運用新興技術建立創新優勢,及推動新的工作方式」高達79%,及「透過整合顛覆性技術與新穎知識,重新構想我們的營運模式」高達70%,其中視此2要素爲第一優先者則分別爲38%及23%。調查中同時展現,全球執行長們與臺灣女性領導者們皆認爲「運用新興技術建立創新優勢,並推動新的工作方式」是將新興技術轉化爲企業機會的最重要策略,但視其屬於前三優先及第一優先的比率,臺灣女性領導者較全球執行長高出24%及11%。
經濟部產發署主秘陳國軒表示,AI能夠協助助人力資源評估、智慧客服、文案編寫、程式撰寫等多重功能,大幅提高效率及精度。臺灣半導體及製藥業積極利用AI加速產品研發與生產流程。目前,臺灣AI在全球AI競爭力排名約第21名,法規與研發商業化能力仍有待提升。
陳國軒舉例,目前智慧駕駛已在美國多城市正式運營,付費乘客多達每週25萬。在醫療診斷和新藥研發上,AI能大幅縮短研發及製藥時間,提高準確性,肉眼可見的未來有望提升人類平均壽命至120歲。在醫療診斷方面,AI能更準確判斷 ; 新藥研發時間亦可從4至6年縮短到1年。
在論壇中,卞志祥表示,自己每日使用AI約30次,最近正在用AI幫兒子申請美國大學,透過研究者型AI進行深入分析與推薦。工作方面,公司內部及大客戶已開始運用微軟Copilot做市場競爭態勢分析,幫助優先策略與議題篩選;並提到,AI應與個人資料及市場數據串接,打造完整數據平臺,藉此提升分析能力。他研判未來,AI將成爲組織中數位員工與真實員工共存,未來每員工皆需成爲管理者。如果想成爲新型的AI管理人才,需具備開放心態、熱情、好奇心及想像力。
洪麗寧指出,以個人在工作上的觀察,AI轉型經歷從數位化到轉型再到AI階段,初期無設定KPI,重視員工自主學習與分享。後續,公司財務流程透過AI進行自動化,透過AI深化流程優化,開始規劃運用顧問協助識別改進領域並期待ROI。在日常工作中,她會用AI協助撰寫英文郵件、合約摘要及演講稿。她慣用的AI工具則有:Copilot、ChatGPT、Claude等工具。
洪麗寧也鼓勵以好奇心和想像力積極使用AI,並認同這會是未來重要技能。在人才培育方面,她認爲AI推行應有階段性策略與員工文化培育,不急於設定解僱目標,應先以鼓勵方式激勵員工學習。
臺新銀行個金總處處長包國儀則提出,面對人力短缺導入AI,對金融業能解決客服量大問題,智能客服可用於初步詢問,降低人力壓力。但智能客服同時也面臨資料安全及個資保護挑戰,特別是金融業,因爲產業屬性的關係,要求會更嚴格。目前他們已經開始推動多語言分行服務,透過AI翻譯工具解決人力不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