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明星公司Perplexity日本展業不足半年 接連被告上東京法院

財聯社8月26日訊(編輯 史正丞)今年3月中旬,與英偉達關係匪淺的美國AI搜索明星公司Perplexity AI宣佈與軟銀擴大合作,直言將利用日本科技巨頭在當地產業的“深厚關係”開拓日本市場。

但科技巨頭的關係,明顯擺不平AI新星的法律隱患。在日本展業僅僅數月後,Perplexity就被接連告上東京法院。

據悉,日本媒體集團Nikkei與《朝日新聞》週二發表聲明稱,雙方已聯合在東京地方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狀告Perplexity AI未經許可收集並使用兩家公司的知識產權內容,要求法院頒佈禁止侵權行爲的命令,並分別索賠22億日元(相當於1.07億人民幣)。

訴狀同時指控稱,Perplexity的搜索引擎在盜用信息來源時,會進行與事實相悖的歸納,進一步造成商業利益和公信力的損害。

Perplexity AI由前OpenAI研究員Aravind Srinivas等人2022年創立,隨後獲得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和芯片巨頭英偉達支持。作爲AI搜索領域的佼佼者,公司的全球月活用戶數量已經達到1500萬人。7月中旬有消息稱,Perplexity最新一輪融資的估值已經達到180億美元。

事實上,這已經是Perplexity本月第二次被送上日本法庭了。8月初,日本最大報紙出版商《讀賣新聞》也提起侵權訴訟,要求美國公司賠償21.68億日元。

Perplexity面臨的侵權訴訟,近年來已經成爲幾乎所有AI初創企業都逃不掉的一道坎。除了日本外,這家AI初創公司也在美國、英國等多地面臨侵權訴訟。

日本法律界人士也表示,這些案件對於界定AI企業在日經營行爲的合法邊界有着明確的意義。

東京Kotto Dori律所的版權法專家福井健策表示,這些都是測試案例,儘管日本《著作權法》在某些方面允許AI企業利用受版權保護作品進行訓練,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日本知識產權法專家、東京大學特聘教授玉井克哉也在週二公開表示,日本《著作權法》對生成式AI企業的“學習”行爲作出規定,但未涵蓋超出輕微範疇的“使用”行爲。同時目前AI企業與內容生產機構的價值分配顯然失當。雖然目前的訴訟對象是Perplexity,但未來勢將直面科技巨頭。現在必須以此爲前提展開討論,推動形成規範體系。

玉井克哉也指出,歐盟通過創立著作權之外的“數據庫權”來應對類似問題,日本或許可以考慮採取類似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