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裡的崑崙萬維:爆款應用頻出 算力短板補齊 盈利前景可期

證券時報記者 陳霞昌

過去一年,天工大模型從2.0升級到4.0,並先後在音樂、影視、社交等細分行業推出殺手級AI應用,並在海外市場持續高歌猛進。在喊出“ALL in AI”口號後,崑崙萬維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與此同時,公司在營收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淨利潤卻出現了上市後首次虧損。這家A股市場上少有的,在人工智能全產業鏈都有深度佈局的上市公司,一舉一動都引發了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近日,崑崙萬維董事長方漢接受了證券時報記者的專訪。他詳細闡述了公司在AI產品方面的佈局,海外市場的拓展,以及公司盈利前景等市場關注的問題。

AI應用爆款頻出

“AI音樂應用Mureka已打造成爲全球現象級產品。自上線以來,在海內外獲得了非常好的市場反響。今年3月,Mureka O1和Mureka V6公測後用戶反映非常好。目前已經有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在使用。”方漢告訴記者。

第三方數據顯示,Mureka 2025年3月全球訪問量達333萬,環比增長86.5%,增速位列全球AI音樂品類第一。今年3月,公司正式發佈全新AI音樂生成模型Mureka V6與Mureka O1,其中Mureka O1是全球首款引入CoT(思維鏈)技術的音樂推理模型。

據方漢介紹,通過這款音樂AI應用,用戶可以通過自然語言生成音樂,創作效率大幅提升,比如90秒生成完整編曲,製作時間從72小時壓縮到15分鐘。同時,AI重構了生產流程,整合作詞、作曲、編曲等環節,實現人機協同。

“相比傳統的音樂創作流程,Mureka可以大幅節約時間和節省成本。使用AI生成的音樂在短視頻、影視、遊戲中廣泛應用,使用量增長顯著。”方漢說。

“數字音樂市場目前全球規模約40億美元,我們介入後市場規模有望擴大到百億美元。我們憑藉技術優勢和出海經驗,希望在全球市場獲得較大份額。”對於這款應用的商業前景,方漢也抱有極大信心和期望。

事實上,相比此前衆多細分領域大模型在商業模式上的模糊,Mureka構建的“創作-分發-變現”的閉環生態更容易變現。平臺不僅提供音樂生成工具,更通過歌曲商店支持作品展示、收藏與下載,併爲AI生成內容提供官方版權認證,商業變現能力大大提高。

公司一季報披露的數據也證實了方漢的說法。截至2025年3月底,AI音樂年化流水收入ARR達到約1200萬美元(月流水收入約100萬美元),爲公司進一步鞏固海外AI音樂市場領先地位打下堅實基礎。

除了Mureka,SkyReels是另一款方漢重點提及的AI應用。

這款2024年8月上線的AI短劇創作平臺,能夠讓用戶以更低成本體驗線上拍劇,並利用AI能力解決傳統短劇內容供給的難題。在短視頻佔據大部分用戶閒暇時間的情況下,如何更好的生產視頻,成爲衆多自媒體和專業機構的剛需。

作爲中國首個面向AI短劇創作的視頻生成模型,SkyReels不僅支持文生視頻,還能支持圖生視頻,是開源視頻生成模型中參數最大的支持圖生視頻的模型,在同等分辨率下各項指標實現開源SOTA。今年4月,開源後的SkyReels通過採用非遞減噪聲時間表實現長視頻的高效生成,推動視頻生成邁入“無限時長、影視級質量、精準控制”的全新階段。

事實上,除了生成視頻外,SkyReels還能夠助力解決傳統短劇製作流程中面臨的挑戰,如線下拍劇流程複雜,包括劇本創作、選演員、場景佈景、分鏡創作、拍攝、後期處理等環節,極大解決了傳統影視拍攝耗費人力多,製作成本貴,週期長等問題。

“目前市場主流的大模型做文生視頻或者圖生視頻的時間在5秒到10秒,SkyReels的‘無限時長’顯示了技術能力,對用戶的吸引力非常大,付費意願也很強烈。”方漢說。

補齊算力短板全產業鏈佈局成型

“崑崙萬維不僅僅在做大語言模型和AI應用,我們在整個產業鏈都有佈局。”方漢所說的佈局,即公司在算力方面的投資。

早在2023年,崑崙萬維通過增資方式控股AI算力芯片企業——北京艾捷科芯科技有限公司,極具前瞻性地完成了“算力基礎設施—大模型算法—AI應用”全產業鏈佈局。據介紹,公司攻克多項核心技術難關,整體研發進度已經過半,向實現量產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同時,爲了支撐AI芯片研發的高強度需求,公司大力擴充了研發團隊。截至一季度末,艾捷科芯員工數量已經接近200名,涵蓋了芯片設計、算法研發、系統集成等多個領域的專業人才,爲研發工作的高效推進提供了有力保障。

“艾捷科芯年內就能流片。我們希望能成爲下一個寒武紀。”方漢說。

社交應用火爆 海外市場持續增長

財報數據顯示,公司2024年超過90%的營收來自境外,2025年一季度海外收入佔比更是提高到94%。僅從境外營收佔比這一指標看,崑崙萬維是國內少有的全球化運營的科技企業。

除了投資者熟知的Opera營收持續增長外,一款名爲Linky的AI社交應用成了在境外市場的最大亮點。

據公司介紹,Linky是一款基於自研大語言模型,通過虛擬角色互動與用戶生成內容(UGC)生態的深度融合的社交應用。自上線以來,Linky迅速打開全球市場,累計下載量突破1000萬次,展現出強勁的用戶吸引力。區別於傳統社交產品,Linky提供了低門檻的個性化交互與社交生態構建。用戶僅需輸入名稱、性別即可生成虛擬角色,或通過上傳參考圖片及描述進一步定製角色設定,大幅降低創作門檻。

截至2024年末,崑崙萬維的AI社交業務單月最高收入突破100萬美元,月活躍用戶達到300萬。通過個性化AI互動與情感陪伴,公司正開創全球社交新範式,爲用戶帶來全天候溫暖陪伴。

除了Linky,崑崙萬維還將在5月中旬在海外發布全球首款生產力場景通用Agent平臺Skywork.ai,深度聚焦個人生產力場景,解決通用Agent“通而不精”的痛點。據瞭解,該產品以高頻使用場景爲核心,分別針對專業文檔、數據表格、演示文稿、播客及網頁內容進行深度優化。Skywork通用Agent還可智能調用多樣化工具,實現跨模態內容創作,高效生成MV、宣傳片、有聲讀物、互動繪本等高質量多媒體內容。

“Opera和StarMaker是我們在海外市場深耕多年的項目。我們也從中獲得了足夠多的經驗在海外運營我們的AI產品。此外,海外市場用戶付費習慣相對較好。只要產品功能足夠吸引,收入會增長很快。”方漢對公司海外業務同樣抱有極大的信心。

短期虧損無礙長期堅定投入

“研發投入增加和盈利並不矛盾。短期內可能會有偏重,但長期來看,研發投入的增加一定會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對於投資者關注的公司盈利問題,方漢並不避諱。

2024年財報顯示,公司在實現營收56.6億元、增長15.2%的情況下,歸屬母公司淨利潤虧損15.9億元,出現了上市後首次虧損。

在財報上,公司董事會認爲盈利轉向虧損,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公司大幅增加了研發投入,全年研發費用達到1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9.5%。這一戰略性投入爲長期技術競爭力奠定了基礎,但短期內顯著推高運營成本,影響了利潤表現。二是受資本市場波動影響,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導致的投資相關損失8.2億元,進一步加劇了整體虧損。

但公司強調,虧損主要源於主動戰略投入和短期市場波動,而非核心業務惡化。

此外,公司也在年報中對AI業務何時實現盈利進行了正式迴應:對行業而言,2023-2024年是AI大模型的初始投資期,全球各家科技公司在AI大模型上投資數百億美元都處於鉅虧狀態,而2025-2026年則是AI大模型的應用落地和收入增長期,這個階段行業收入將快速增長但仍處於虧損階段,到2027年以後屬於開始盈利期。公司董事會預計,崑崙萬維自身的盈利進程預計跟行業高度一致,預計2027年開始AI大模型業務將實現盈利。

“AI對公司是難得一遇的機會,即使短期面臨虧損風險,公司也將堅定投入,保持在AI大模型第一梯隊。”方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