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浪潮撐腰 美股企業獲利展望續強 1事須留意

儘管川普政府祭出的高額關稅措施引發法律戰與市場雜音,但多位專家認爲,美國企業基本面仍展現韌性,尤其AI與科技創新將持續驅動獲利增長。法人指出,科技領域具韌性 關稅風險仍須提防。

面對川普政府關稅政策持續延燒,市場對未來走勢普遍抱持審慎態度,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川普政府正積極推進OBBBA(延長減稅、提高債務上限、鬆綁能源政策等),若相關法案順利通過,將有助舒緩部分市場不安情緒。根據Factset統計,截至6月27日,2025年標普500指數企業獲利預計將成長9.1%,其中科技股表現尤爲亮眼,全年獲利成長估達18%,居11大產業之冠,主要受益於AI持續普及化帶動需求。

富蘭克林坦伯頓科技基金經理人馬修‧席歐帕分析,市場正處於AI指數級增長的關鍵階段,下一波浪潮將由「AI代理」引領,未來有望在零售、醫療、製造等多元產業廣泛應用。他強調,儘管川普關稅對硬體和半導體帶來較大沖擊,包括供應鏈重組及成本上升壓力,但AI基礎設施和軟體服務具備更強韌性,長期成長動能不變。半導體可能面臨「232條款」額外關稅壓力,投資人應審慎評估供應鏈風險,但也不宜忽略AI結構性需求的中長期機會。

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進一步指出,美國聯準會(Fed)6月FOMC會議如預期按兵不動,政策利率維持在4.25%至4.5%區間,主席鮑威爾仍強調經濟穩健,短期內不急於降息。根據芝加哥利率期貨顯示,市場對年底前降息的預期幅度已自4碼收斂至2碼,與Fed最新預測一致。葉家榮補充,從最新PMI指數與企業調查可看出企業動能仍維持擴張,且券商預估下半年S&P 500企業EPS成長將優於上半年,全年企業獲利有望恢復雙位數增幅。

他指出,回顧過去單年美股走勢,雖成長型股票在修正期間容易遭遇較大賣壓,但隨着恐慌情緒平息,市場終將回歸企業基本面,屆時成長股將再度吸引資金青睞。

羣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亦表示,對等關稅議題雖尚未完全明朗,但市場對此已逐步消化,消費信心回升、企業財報優於預期且年內仍有降息可能性,對美股後市維持正向看法。投資人宜採均衡配置策略,適度佈局科技、AI、通訊服務及國防工業等中長期具成長性的產業,同時保留部分防禦型部位,以降低波動風險。

整體而言,法人普遍認爲,AI創新與企業強勁獲利將支撐美股續航力,但川普關稅與政策變化仍爲最大變數,投資人應在積極與審慎之間找到平衡,靈活調整投資組合以因應市場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