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揪出!美髮業供應商漏開發票上億元 連補帶罰1275萬營業稅

▲圖爲中華民國財政部。(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瑩欣/臺北報導

AI查稅建功!北區國稅局指出,近期有美容美髮與清潔用品批發進口商短漏開統一發票,遭AI系統揪出漏報高達1.7億元的營業額,覈定連補帶罰1275萬元營業稅,由於當事公司對查獲漏稅全部承認,未再申覆,爲近期靠AI查稅的成功案例。

北區國稅局指出,日前針對美容美髮業上游供應商進行AI選案分析美容美髮業上游供應商進行選案分析,並以AI選案功能提供客觀的逃漏稅機率作爲參考,鎖定高風險案件,進而掌握甲公司經營進口美容美髮與清潔用品批發,其品牌具有市場知名度,且銷售管道多元;進一步分析發現,該公司實繳稅額偏低與申報銷售額顯不相當,且其開立二聯式發票比例異常偏高。

經北區國稅局加強運用跨稅目資料庫,並結合金流、物流與資訊流等資料勾稽查覈,查獲該公司111年至112年間銷售貨物未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短漏報銷售額合計1.7億元,除應補徵營業稅額850萬餘元外,並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51條第1項第3款及稅捐稽徵法第44條規定擇一從重裁處罰鍰425萬餘元,連補帶罰合計1275萬元。

「以往人工選案一案一案看,花很長的時間才揪得出來,現在AI查覈,可以加速抓出不對勁的案件,進一步促成追查徵收。」基層稅務人員指出,過去營業稅追查很辛苦,若上下游業者連成一氣勾稽不容易,但現在AI查覈,營業稅進項勾稽、上游出貨異常,系統都會示警,節省人力並提升效率。

北區國稅局指出,統一發票使用辦法規定,營業人上下游交易要開立統一發票,也要載明買受人名稱,這次AI系統看的就是美容美髮上游公司海關進口報單已證明有進貨,但銷貨有沒有依規定開發票給下游,發現「進、出貨情形異常」,稅務人員再進一步追認,確定漏報事實。

由於稅法查覈有5年期限,但此案發生不到3年就被國稅局揪出,也成爲稅務圈的話題。稅務人員透露,這家漏稅公司的統一發票開立原則「與衆不同」,銷項減除進項之後的加值率比它的同業還低,系統勾稽警示很快就跳出來,業者難以抵賴,也看出追稅效率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