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工具當道 近半數網友用過

MIC指出,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隨着年齡上升而遞減。圖/freepik

生成式AI應用主要內容佔比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發佈臺灣生成式AI行爲與意向調查指出,有46%網友曾使用生成式AI工具,而在付費意願方面,MIC指出,AI工具能否提升個人在職場競爭力,成爲付費關鍵。MIC指出,使用生成式AI的比例,隨着年齡上升而遞減。該機構指出,46%網友曾使用生成式AI工具,年增1成。在18~25歲族羣中,高達69%曾使用。

用戶使用的生成式AI工具,最多來自企業付費(22%),另有13%來自機構付費,自行付費用戶爲17%,整體仍有高達68%用戶未付費。

資深產業分析師柳育林表示,生成式AI工具已成爲企業與個人提升競爭力的關鍵。企業對於會使用生成式AI工具人才愈來愈重視,企業亦鼓勵內部學習與使用。

從員工角度來看,使用生成式AI工具,如果可提升個人在職場的競爭力,成爲消費者願意自行付費的關鍵。研究發現,26~35歲族羣自行付費比例最高(23%)。針對生成式AI的使用頻率,每天使用一次以上的重度使用者佔9%,另有近3成(28%)每週使用一次以上,多數受訪者爲平均每月使用1次以上(33%)。

針對用戶使用工具生成的內容類型,最主要爲文字(78%)與圖像(51%)。影音(27%)與程式碼(25%)均不達3成。

但18~35歲受訪者,使用生成程式碼的比例特別高,超過3成。46~65歲的受訪者,使用生成影音的比例也超過3成,均高於其他年齡層。

MIC表示,消費者對於生成式AI應用的關注領域,前三名依序爲媒體娛樂(66%)、教育服務(58%)、健康醫療(52%)。但仍有9成(93%)受訪者對於生成式AI發展表達擔憂,前三大擔憂依序爲虛假與偏誤(64%)、過度依賴(60%)、隱私安全(47%),而其他議題如觸犯法規、就業衝擊也有3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