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高端人才稀缺 供需失衡推高薪資漲幅
AI人才報告:頂尖人才跳槽薪資漲幅高達50%,跨學科專家成稀缺資源。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據澎湃新聞報導,人工智慧AI的快速進展推高人才需求,每2個AI崗位僅能匹配到1位合適候選人,供需失衡導致具備頂尖技術能力者掌握絕對議價權。人才解決方案公司翰德(Hudson)日前發佈的《2025人才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高端AI人才爭奪加劇,頂尖AI人才稀缺。行業前20%的頂尖AI人才在跳槽時薪資漲幅可達30%-50%,在AI產品經理中,具備業務痛點識別、規劃AI應用及大模型落地能力者,年薪可達80萬元-100萬元。
AI新頂流DeepSeek橫空出世也助推AI高端人才爭奪戰。《報告》顯示,今年春節後,AI方向的招聘量同步增長約25%,算法工程、算法優化、AI基礎設施相關方向的招聘熱度持續飆升。
雖然招聘火爆、高薪崗位多,但AI人才市場供需失衡凸顯,頂尖人才仍然稀缺。數據顯示,AI人才供需比爲0.5,這意味着每兩個AI崗位僅能匹配到一位合適候選人。尤其是強化學習、大模型算法、多模態算法等方向,頂尖研究員和工程師供不應求。
這種供需失衡導致具備頂尖技術能力者掌握絕對議價權。《報告》顯示,行業前20%的頂尖AI人才在跳槽時薪資漲幅可達30%-50%,其中強化學習領域的頂尖研究員和工程師更成爲頭部企業爭奪的焦點。那些在國際頂刊發表論文的作者在人才市場中占主導地位,其議價能力遠超其他競爭者。相比之下,普通AI人才的薪資漲幅趨於理性,平均約爲20%。
在細分領域,具身智慧方向的算法工程師、軟硬體結合型技術人才炙手可熱,跳槽薪資漲幅預計超30%。精通AI技術且深諳行業需求的跨學科專家,尤其是擁有5-15年經驗的專家,成爲市場的核心爭奪對象。AI產品經理和AI架構師也備受青睞,在AI產品經理中,具備業務痛點識別、規劃AI應用及大模型落地能力者,年薪可達80萬元-100萬元;而AI架構師不僅需要提供前瞻性的技術解決方案,還需確保系統能適應未來業務需求,目前跳槽薪資漲幅爲20%-30%。
《報告》顯示,隨着AI智慧體落地、AI原生應用爆發,互聯網高科技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畫像也在持續變化,具有大陸國內985院校或國際QS100院校背景、3-10年工作經驗的優秀開發人員依然備受青睞。
不過,《報告》也提到,在企業數智化轉型持續深化的背景下,傳統的首席信息官(CIO)與首席數位官(CDO)逐漸過剩,能夠持續勝出的數智化高管需要具備的綜合能力包括:能夠以企業CEO視角思考問題,確保技術戰略與企業整體戰略高度一致,能在快速演變的AI技術浪潮中規劃出具備全局性、靈活性及可持續性的3-5年數智化發展藍圖,可推動執行、驅動戰略落地,不斷通過技術手段幫助企業構建長期的競爭優勢。
此外,伴隨中國企業出海進程升維,從代工製造和產品出海升級爲技術標準、數字生態與文化符號的「立體」出海,具備多維能力的國際化人才成爲企業爭奪焦點,多語言能力、跨文化溝通和本地化運營等技能成爲關鍵。國際物流、海外物流倉儲管理和全球採購等崗位需求旺盛。去年國際物流總監、亞太區域採購總監等崗位的薪資範圍已達150萬元-200萬元,預期漲幅爲20%。
翰德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於志偉表示,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將繼續深刻重塑企業的組織架構與人才需求,內需的不斷擴大將進一步釋放市場潛力,具有創新精神和跨領域能力的人才將成爲企業爭相吸引的關鍵力量。同時,中國企業走向國際舞臺,國際化人才特別是中高端專業人才將成爲企業在海外市場取得成功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