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賦能孤獨症兒童教育 讓“星星”搭數字快車奔赴廣闊天地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杭州4月2日電(曹丹)4月2日是第十八個“世界孤獨症日”,當天,國家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高質量建設推進會在浙江杭州召開。會議聚焦孤獨症兒童教育發展趨勢,共探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在孤獨症教育領域的融合應用。

現場,杭州市楊綾子學校帶來的一堂AI教學展示課——“孤獨症兒童教育微課”,吸引了觀衆的目光。

杭州市楊綾子學校是一所專注於智力障礙學生教育的培智學校。近年來,學校積極探索人工智能與特殊教育的融合,最新推出的AI學伴“綾小智”,集個性化學習推薦、課堂互動等數智功能於一身,還被設計成可愛的熊貓毛絨玩偶形象,學生只需按下玩偶上的按鈕,就能輕鬆與它溝通交流,極大提升學習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課程現場,8位學生整齊就座,全身心投入課堂。董嘉睿同學雖因特殊情況未能到場,卻通過遠程連線的方式參與到課程當中。

這堂課以“春遊我做主——確定春遊地點”爲主題,引導學生通過AI技術,自主完成一份包含推薦景點、景點特色、交通時長、門票費用等信息的景點推薦表。

“在日常教學中,我們充分運用各類AI技術,將科技融入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幫助學生更好適應社會。”杭州市楊綾子學校老師陸露介紹道。

據瞭解,該校自去年專門開設數據標註班後,目前已有8名孤獨症學生參與。高三學生翁嶼帆便是其中的一員,他學習數據標註已一年有餘。

什麼是數據標註?以人臉識別技術爲例,數據標註員需要通過專業軟件,在包含人臉的圖片中精準框出人臉的各個部位,並添加相應標籤,使圖片轉化爲可供計算機識別和學習的“數據化”信息。這些經過標註的數據,將被用於構建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廣泛應用於安防、金融、醫療等諸多領域。

翁嶼帆表示,在數據標註的過程中,不僅深切感受到科技的強大力量,更從中收穫了無盡的樂趣,“希望未來成爲一名數據標註員”。

“在AI時代,特殊學生的教育也不能落下。”浙江師範大學智慧教育研究院院長周躍良表示,“我們必須加強人機協同教育能力,爲特殊教育注入新動力。”

在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進程中,特殊教育是託舉民生底線的重要基石。

浙江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蔣雲良介紹,2024年底,國家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在該校啓動,這是教育部批准設立的首個國家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匯聚了一支橫跨教育學、心理學等領域的孤獨症專職研究團隊,致力於爲孤獨症兒童教育和康復事業作出新的貢獻。

活動現場,“孤獨症兒童教育發展聯盟”正式啓動,該聯盟將匯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動孤獨症兒童教育事業的進步。同時,國家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資源中心與基地校培育對象舉行簽約儀式,旨在通過資源共享、協同創新,提升孤獨症兒童教育的整體質量。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且有質量的教育,這不僅是一句誓言,更是我們的行動指南。未來,將進一步凝聚社會各界力量,爲孤獨症兒童創造更優質的教育生態。”蔣雲良如是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