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銀川將建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學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由寧夏回族自治區殘聯聯合自治區教育廳、科技廳、民政廳、人社廳、衛健委等11個部門印發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實施孤獨症兒童關愛促進行動若干措施(2024—2028年)》(以下簡稱《措施》),於近日開始施行。《措施》明確,圍繞孤獨症孩子家長們關注的義務教育事宜,寧夏計劃合理佈局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學校,推動銀川市建設孤獨症兒童特殊教育學校;相關部門將指導有條件的地方,依託現有特殊教育學校接納孤獨症兒童就學。
《措施》包括“完善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網絡”“加強孤獨症兒童康復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規範孤獨症兒童康復機構管理”“擴大孤獨症兒童康復教育資源”“健全孤獨症兒童普惠保障機制”“加強孤獨症兒童醫療保障和康復救助”“加強孤獨症兒童家庭生活保障”等11個方面、37條內容。
《措施》明確,寧夏從今年開始將開展孤獨症兒童普遍篩查,完善0-6歲兒童的孤獨症初篩、復篩、診斷、干預規範和流程,逐步形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初篩,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復篩,具備相應能力的醫療機構開展診斷和干預服務”的分層分級分類的兒童孤獨症服務體系。爲方便孤獨症兒童就近就便接受康復服務,到2028年年底,寧夏5個地級市和30萬人口以上的縣(區),都將建成爲孤獨症兒童提供康復服務的殘疾兒童救助定點服務機構。
今年起,寧夏科技廳、衛健委、殘聯將聯合制定孤獨症康復專業技術人才培養計劃,並依託“星未來”孤獨症專家工作室、寧夏部分高校和“兒童孤獨症及行爲障礙專科聯盟”,組成專家團隊開展技術指導和人才培養,強化基層0-6歲兒童孤獨症篩查人才隊伍建設,向兒童保健人員培訓“兒童心理行爲發育評估與干預”技能。同時,寧夏人社廳及各市(縣、區)相關部門會將符合條件的孤獨症兒童康復人員,納入政府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範圍。
寧夏殘聯等有關部門將依託“星未來”孤獨症兒童康復中心和寧夏康復教育中心,建設孤獨症康復實驗學校,配備專業的康復教師與康復治療師,探索學齡前教育、義務教育課程體系,將康復服務與教育教學相結合,在日常教學中融入康復訓練,使兒童在學習的同時得到康復治療。
爲加強孤獨症兒童家庭生活保障,《措施》明確,處於符合相關條件的困境孤獨症兒童家庭,寧夏將納入“低保”範圍;處於生活困難邊緣家庭的孤獨症兒童,寧夏將按“單人保”納入“低保”範圍。
《措施》還明確,今年開始,寧夏義務教育階段孤獨症學生的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由每生每年6000元提高至7000元以上;家庭經濟困難孤獨症學生上高中,免學雜費。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