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兒科醫生,成長亦需呵護(記者手記)
申少鐵
AI兒科醫生的上崗,是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應用的大勢所趨。從初步探索中可以看出,它確有許多優勢:通過吸納海量數據資料,在專業性上堪比真人醫生;全天候待命和服務,提供較爲可靠的參考意見,讓醫生有了幫手、家長有了顧問;有望向基層推廣,使兒科醫療資源實現擴容和下沉。
當然,作爲新生事物,AI兒科醫生也難免有“磕磕絆絆”:同真人醫生一樣,診斷難以做到100%準確;在管理、法規層面,存在空白或模糊地帶,有待填補完善;性能、算力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設備購置、維護需要一定成本,大規模推廣仍有難度。
恰如兒童,AI兒科醫生的成長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初步探索階段,一方面要充分認識、提示技術風險,將“真人醫生把關”的防護欄扎牢;另一方面要持續下功夫,着力提升技術、壓低成本、健全規則,改進運轉效率和使用體驗,爲進一步的普及推廣夯實基礎。
對於AI兒科醫生,我們需要給予時間、給予呵護,共同助力其健康成長。全力栽培、悉心關照,逐步解決“成長的煩惱”,AI兒科醫生終將變得成熟可靠,給予社會豐厚的回報。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18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