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頂尖人才不足千?OpenAI、谷歌、xAI正爭搶這些“萬人敵”……
財聯社5月22日訊(編輯 瀟湘)硅谷爭奪人工智能主導權的競賽,正在一個全新的舞臺上展開:搶奪那些總數量可能都不到1000位的AI領域最頂尖人才……
儘管吸引頂尖人才並留住他們,長期以來就一直是科技行業的一大特點,但據十多位參與過AI人才招聘的業內人士對媒體透露,自2022年底ChatGPT推出後,相關的人才爭奪戰已升級到了猶如體育界搶奪明星球員般的激烈程度。
**包括OpenAI、谷歌和xAI在內的行業巨頭,在創建最佳AI模型的競賽中爲保持領先地位,都在極力招攬所謂的“IC”——個體貢獻者(individual contributors)。
這些“一人可抵千軍萬馬”的關鍵人物的研究成果,往往可以決定一家企業的成敗。**
網絡安全初創公司RunSybil的首席執行官Ariel Herbert-Voss就表示,AI實驗室的招聘就像在下國際象棋。
他在創業後也加入了行業內的人才爭奪戰。Herbert-Voss指出,“企業希望以最快速度推進,因此願意爲具備專業互補性的人才支付高昂代價,就像棋盤上的棋子佈局。他們會盤算:我的‘車’是否夠用嗎?‘馬’是否充足?”
千萬年薪搶人
Noam Brown是OpenAI最近在複雜數學和科學推理方面取得關鍵AI突破的幕後研究人員之一。他表示,當他在2023年尋找工作機會時,他發現自己受到了科技界精英的追捧: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親自邀約午餐,OpenAI CEO奧爾特曼組織撲克聚會,更有急切的投資人派私人專機接洽。
Brown表示,他最終選擇了OpenAI,因爲OpenAI願意爲他所熱衷的工作投入鉅額人力和計算資源。
“從經濟角度來看,這實際上並非我當時的最佳選項,”Brown回憶稱。但他表示,對許多研究人員來說,薪酬並非最重要的。
當然,即便在這些頂尖人才眼中,薪酬的重要性未必擺在第一位,但企業依然不得不將之視作築巢引鳳的關鍵橄欖枝。據多位知情人士對媒體透露,許多業內企業正爲一些明星研究員提供高達數百乃至上千萬美元的獎金方案。
有消息人士爆料稱,多位有意追隨OpenAI前首席科學家Ilya Sutskever加入其新公司SSI的資深研究員,獲得了200萬美元留任獎金及價值超2000萬美元的股權增值承諾。部分人員只需留任一年即可全額獲取獎金。
另有知情人士透露,那些此前收到Eleven Labs邀約的OpenAI研究員,獲得了OpenAI至少100萬美元留任獎金。多位消息源表示,OpenAI頂級研究員的年度薪酬組合普遍超過千萬美元。
消息人士稱,谷歌旗下的DeepMind也爲頂級研究人員提供了每年2000萬美元的薪酬福利,專門爲AI研究人員設置特殊股權獎勵,並將部分股權歸屬期從常規四年縮短至三年。
相比之下,據薪酬追蹤平臺Comprehensive.io的數據,科技巨頭們頂級工程師平均年薪僅爲28.1萬美元,股權收益約26.1萬美元。
一人便可抵千軍萬馬
業內人士指出,雖然人才爭奪歷來是硅谷常態,但本輪AI熱潮的特殊性在於精英羣體的極度稀缺——根據不同估算,這類核心人才的數量可能僅在數十至千人的區間。具體數字取決於你問的是誰。
這種認知源於一個共識:極少數“IC”對大型語言模型發展做出了超常規貢獻,而這項技術正是當前AI革命的基石,因此他們的去留可能直接決定AI模型的成敗。
“10倍效率工程師固然厲害,但那些萬倍級效率工程師/研究員纔是真神...”OpenAI CEO奧爾特曼在2023年末發推稱。
這呼應了科技界長期流傳的“10倍工程師”(10x engineers)理論——即頂尖工程師效率是平均水平的10倍。
而在AI領域,最好的研究人員的效率則能相當於平均水平的10000倍(10000x)。他們是真真正正的“萬人敵”——一人可抵千軍萬馬。
從行業內的動向看,OpenAI前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於去年9月的離職創業事件,可以說加劇了這場人才爭奪戰。以管理才能著稱的Murati,在今年2月宣佈成立自己的公司之前,已招募了20名OpenAI員工。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其團隊現已擴充至約60人,成員來自OpenAI及其他實驗室。儘管產品尚未面世,但Murati正憑藉團隊成員的雄厚實力推進着創紀錄的種子輪融資。
人才稀缺也正迫使企業創新招聘方式。專注AI人才識別的數據公司Zeki Data表示,AI行業正在運用類似體育產業的數據分析技術,就像電影《點球成金》中流行的技術一樣,來發掘有潛力但未被發現的人才。例如,該公司發現Anthropic傾向聘用理論物理背景的研究者,其他AI公司則青睞量子計算領域人才。
去年從微軟生成式AI研究副總裁職位轉投OpenAI的Sébastien Bubeck表示,“我的團隊裡有極其優秀的數學家,若非當前AI領域的飛速發展,他們可能不會轉投這個領域,如今我們看到來自各學科的頂尖人才涌入AI領域,其中有些人聰明絕頂,他們爲行業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