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萬個核心崗位,京東搶奪頂尖AI人才來勢洶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林三千 北京報道
隨着大模型技術的爆發式發展,頂尖人工智能(AI)技術人才成爲科技企業的核心爭奪目標。
今年5月,京東推出了TGT頂尖青年技術天才項目,面向全球高校本碩博在校生、應屆生及畢業兩年內的技術人才開放招募。
據京東僱主品牌及TGT項目負責人透露,TGT招募學生的領域包括多模態大模型與應用、機器學習、搜索推薦廣告、空間與具身智能、高性能與雲計算、大數據、AI Infra、安全等8類方向,覆蓋了80餘個前沿課題。人才佈局呈現“金字塔”結構:頂尖領軍人物引領方向,中腰部技術骨幹通過TGT項目吸納頂尖碩博,形成“資深leader+高潛校招生”的協同研發模式。
除了TGT頂尖青年技術天才計劃項目外,在高校畢業生就業上,京東還爲2025屆畢業生提供了1.8萬個核心崗位。
京東AI Infra相關負責人表示,京東AI基礎設施建設以業務需求爲導向,形成“業務定義模型-模型驅動基建”的閉環。在硬件層面,京東積極擁抱國產化,通過與國產硬件廠商深度聯合共建、引入高校產學研合作,推動開源生態建設,目標成爲國產AI生態的重要引領者。
針對硬件效率與穩定性問題,其指出,京東通過軟件優化彌補硬件短板,並願意以長期合作助力技術迭代。目前,京東自研的xLLM端雲一體大模型推理架構已在內部應用,相比開源框架性能提升30%-40%,有效適配電商場景千端設備的異構硬件需求。
在傳統實驗室,算法優化可能止步於數據集指標。但在京東零售,每一行代碼都要直面“618 大促千萬單履約調度”等真實考題。
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田野說:“學生時代,研究場景是相對封閉的,可能很長一段時間都在針對某一類問題,甚至某一個數據集做優化。但是在京東零售搜推團隊,需要不斷地發現、歸納並定義業務問題,給出解決方案,並且落地到大規模高併發的系統場景,最終解決痛點。—— 這種產業級壓力挑戰帶來的成長密度,遠超論文寫作”。
京東零售產研相關負責人介紹,京東搜推業務正通過三種方式推進大模型應用:一是重構傳統多階段搜推流程,二是引入生成式模型提升系統擴展性,三是探索大模型原生應用,比如如智能導購等工具。
今年京東618期間,大模型調用量相較去年“雙11”上升130%。超過1.4萬個AI智能體在京東內部運行;超過1.7萬品牌商家使用京東數字人直播帶貨;超過5000萬人次使用過京言智能導購助手推薦心儀好物。零售場景下,AI技術正在驅動運營全鏈路提效。
該負責人透露,在用戶體驗層面,大模型將推動電商從“關鍵詞匹配”向“語義理解+多模態交互”升級。例如,用戶可通過圖片上傳精準定位商品,系統則以對話澄清模糊意圖、結合內容推薦增強可解釋性。
他強調,大模型時代的技術轉型比過往更徹底,校招生因具備前沿視野,在大模型應用項目中的佔比已顯著高於傳統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