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不只硬體、機器人!2檔強攻邊緣AI…這產業下一波黃金年代
邊緣AI應用可望加速進展。(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俄烏逐漸邁向停戰,歐股表現最爲強勁,多國已創下新高,美股也屬高姿態,臺股雖因川普對臺積電意見很多而承壓,不過個股依舊具有表現空間。
元宵節過完,農曆年相關慶典也正式結束,龍年開紅盤第一天,加權指數宣泄累積跌幅,而元宵節過後,也完全回補缺口,均線全數獲得扭轉向上,形成多頭排列,短期技術指標也轉佳,若成交量能放大,將有利於短多延續攻勢,看似一切已是船過水無痕,然而美國總統川普依舊是短線最大變數,企圖讓美國再次偉大,強化半導體尤其晶圓代工,政策明顯針對臺積電,且不僅止於關稅,更想借此扶植Intel。
中小型股各擅勝場
美國三大指數中以S&P 500指數領先創高最爲強勢,道瓊與Nasdaq則穩於高檔,蓄勢待發等待再次創高時機,值得留意的是Nasdaq 100也已創高,與加權指數具高度關聯度的費城半導體指數,雖仍處於區間整理格局之中,不過近日已站上糾結的均線之上,若出現關鍵長紅K棒,在技術面上就有突破的機會。近期歐洲股市表現相當強勁,領頭的德國股市頻創新高,包含英國、瑞士、荷蘭、挪威等也都創新高,就連原先弱勢的法國股市,也已逼近高點。
雖然臺積電受到川普政策未來仍有不確定因素,然股價仍持穩於六○日均線之上,聯發科則是少數年後股價創下歷史新高的權值股,另一檔指標性個股則是突破七○○元大關創高的華碩,日月光投控也創下半年多來新高,鴻海、廣達等AI伺服器代工廠,股價也皆自相對低點彈升。
電子權值股回穩,給予中小型股較爲寬廣的表現空間,次產業擁題材、業績等各自表述,帶動原先相對弱勢的櫃檯指數,於農歷年過後領先加權指數創下今年高點,來到一二○日與二四○日均線附近,成交量能也漸趨加溫,不僅站回短期均線之上,且將六○日均線扭轉爲上彎,有效突破下降壓力線。現階段除了各公司召開董事會承認去年年報外,籌碼面上也可能會因融券強制回補而出現軋空題材。
飛捷、研揚強攻邊緣AI
美國推動Stargate計劃,將與軟銀、OpenAI、Oracle等企業合作,致力發展AI基礎建設,計劃未來四年投入五○○○億美元,法國總統馬克宏跟進,將投入一○九○億歐元打造法國版「星際之門」,而中國在DeepSeek席捲全球后,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一場被譽爲史上規格最高的民間座談會,與會者除了華爲執行長任正非、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小米創辦人雷軍、DeepSeek創辦人樑文鋒之外,還包含了馬雲與馬化騰,顯示中國官方勢必將重點放在強化AI技術演進與延伸。
AI從硬體建置延伸到軟體、系統整合,也將加速邊緣AI、機器人等應用發展,工業電腦產業有望進入黃金年代。飛捷農曆年過後漲幅將近八成,爲工業電腦中最強勢個股,新漢同一時間漲幅也達七成,元月營收創歷史新高的茂訊,漲幅也有四成,宸曜股價創下新高二六八元,研華二月五日漲停板的長紅K棒,具有指標性意義。
調研機構Precedence Research預估,全球邊緣AI市場二四年產值爲二一一.九億美元,預計至三四年達一四三○.六億美元,期間年複合成長率(CAGR)爲二一.○四%。飛捷爲全球前三大POS(銷售時點情報系統)廠、市佔率約十三%,自結去年十二月單月EPS○.八九元,法人預估全年有機會達七元以上,甚至挑戰較前年倍增,去年業績呈現高成長,主要受惠於全球智慧零售市場的景氣持續升溫,POS業務在餐飲零售市場接單強勁。
縱然處於淡季,然一月營收依舊持穩相對高檔,較去年同期成長三二.二%,預期二月仍可望呈現雙位數以上年增表現,單季營收將有機會與去年第四季相當。除了智慧零售市場依舊樂觀之外,邊緣AI應用可望加速進展,公司本身爲硬體制造,子公司華捷智能(Berry AI)將影像轉化成數據,進行顧客行爲分析,改善服務流程與優化管理模式,偏向軟體與AI技術應用,爲營運成長的雙引擎。
相對於同業脫離庫存調整,研揚工控業務佔比超過五成相對較慢,其他業務包含智慧零售、工業網通、智慧車載等業務,歐、美市場是主要業績來源,歐洲佔比三五~三八%,美國佔比約三五%,去年下半年B/B Ratio提升至一以上,顯示已正式走出谷底。研揚自研華分拆,與華碩合作爲營運成長的重要轉折,目前華碩仍持股二七.一一%。
除了研華、華碩之外,也與廣積互爲交叉持股,持股四八.四%的子公司醫揚,負責智慧醫療業務,佔集團業績比例近二○%,歷年獲利表現相對穩健,另還投資捷波三五.二九%、晶達十一.八六%。研揚是臺灣工業電腦族羣中首家獲Nvidia點名合作對象,在生成式AI商機中取得先機,工廠自動化與機器人市場都已有所斬獲,預估去年邊緣AI佔比約爲十五~二○%,今年相關業務可望持續顯著成長,明年目標占比挑戰翻倍至四○%。
原物料族羣跌深反彈
壓抑許久的傳產類股,終於找到了喘息的機會,美國總統川普表示,正努力促成烏克蘭與俄羅斯之間的和平,不過卻也傳出美國將對烏克蘭提出用天然資源交換美國援助的計劃,不僅要求控制烏克蘭五○%的關鍵礦產,甚至計劃控制港口、基礎設施與石油、天然氣等。傳言僅是傳言,目前除了美、俄、烏之外,歐洲各國領導人也已於巴黎召開緊急會議,期望朝向和平邁進。
雖然狀況依舊混亂,但是至少俄烏戰爭終止似乎有望露出曙光,戰爭沒有贏家且可能全都是輸家,不過等待迎來龐大重建商機的不在少數,且已是磨刀霍霍。根據法人報告,包含世界銀行、歐洲聯盟、聯合國與烏克蘭政府,於二四年二月初步估算重建商機的金額,預期烏克蘭需要將近十年四八六二億美元的經費,隨着戰事持續拉長,金額遠高於二二年九月與二三年三月的預估值,可以想見重建金額目前仍在持續向上攀升,也是近期傳產類股強勁反彈的最大關鍵題材。
根據過往資料顯示,降息循環相對有利於原物料報價,少則止跌、多則開啓循環,美國新關稅政策將對非美國本土的廠商帶來壓力,而中國官方去年已祭出一籃子的經濟刺激措施,普遍而言政策發酵約需九~十二個月。在鋼鐵業方面,根據世界鋼鐵協會去年十月發佈的需求預測報告顯示,連續三年下滑後,今年將有機會微幅反彈,中國生產過剩、低價傾銷,使臺廠去年營運遇壓,今年或將反彈,主要將朝向精緻鋼鐵或高利基產品因應。
水泥價格目前在相對低檔,不過法人預估第二季報價將季增五~十%,近期傳產類股的反彈,主要亦是搭上俄烏戰爭有機會結束的重建題材。根據國泰期貨報告預估,重建工程對水泥需求增量約一.二億噸,佔中國去年總產量的六.六%,對鋼材需求增量一.五二億噸,若重建週期爲五~十年,則每年需求約一五○○~三○○萬噸,挹注全球鋼材需求○.八~一.七%的成長。
整體來看,鋼鐵、水泥與塑化族羣近期股價聯袂自低檔彈升,還包含了與原物料息息相關的散裝航運,倘若俄烏停戰則最壞狀況將有機會成爲過去,且美國關稅戰場在其本土市場,整體市場仍可逐漸朝向供需平衡前進,對報價也能夠帶來正面助益,則股價止跌反彈、進入打底或回到淨值之上,短線在急行軍式上漲過後,可先以題材與跌深反彈角度觀察。
全文及圖表請見《先探投資週刊2340期精彩當期內文轉載》
《先探投資週刊234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