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準備好了嗎? 迎AI機器人黃金世代
圓夢住宅的頂級首選「國際臺中會」,精湛建設董事長陳志聲實現企業層峰人士夢想居所的理想之地。圖/精湛建設提供
繼上一期專訪《臺中已升格國際明星城市》,未來臺中的國際化發展趨勢、高附加價值產業轉型及高端住宅市場崛起的機運和解析,本報再度邀請精湛建設董事長陳志聲接受專訪。
回顧民國70-80年代,中國崛起和匯率變化產業面臨空洞化,傳統制造業如鞋業、燈具、制傘和五金加工業等因新臺幣升值和低價勞力國家的競爭,被迫離開臺灣,導致臺中出口導向產業競爭力下降。
這些產業外移造成中部產業空洞化,尤其在民國70年到90年間,921大地震和臺幣大幅升值加劇此現象。陳志聲回想民國74年他剛出社會,產業外移導致就業機會減少,臺中地區就業機會更是缺乏。
陳志聲表示,民國90年代後,中央與地方政府憂心中部產業外移,爲了促使中部產業升級、區域發展均衡,於中部地區設置科學園區。臺中產業發展出現關鍵性轉變,以中科園區爲核心,引進光學、半導體、精密機械和麪板等高附加價值產業的投資和進駐,產業結構調整,帶動臺中長達20年的經濟蓬勃發展。近期2奈米先進製程落腳臺中的機會浮現,可望造就更多就業和產值,爲臺中高科技產業發展再添助力。
陳志聲呼籲政府必須加速高附加價值產業擴張發展的腹地需求,半導體、光學、AI及機器人相關的供應鏈擴廠需要也得一併跟上去,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表示,大幅的AI應用會讓3奈米以下製程晶片需求增長3-4倍,臺中作爲產業鏈核心、高科技產業重鎮,需要更大的產業腹地。陳志聲強調,臺中高科技產業帶來繁榮發展,這個機運需要好好把握,政府扮演重要助力角色,務必協助高科技供應鏈的擴廠腹地取得,以確保臺中在全球科技產業競爭中的優勢。
中科及高附加價值產業持續發展,成就臺中成爲國際明星城市,陳志聲強調,臺中未來的黃金20年,靠AI、自駕車與人型機器人有機會再創高峰,多引擎發展的指標廠臺積電、大立光、玉晶光、上銀、和大等大廠及周邊汽車相關供應鏈都坐落於臺中,政府除了要協助擴廠取得腹地,還要將這羣頂級企業主的心抓牢,讓其生產、就業、消費及居住都留在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