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伺服器供應鏈 題材熱

AI伺服器示意圖。圖/AI生成

當前全球伺服器市場穩健回升,受惠於景氣回暖與通膨趨緩,企業資本支出回穩,推動IT基礎建設與數位轉型投資意願上升,伴隨供應鏈缺料與庫存過高問題改善,整體產業庫存回到健康水位,帶動出貨量穩步上升。

同時,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LLM)應用快速發展,進一步刺激高階AI伺服器需求,尤以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擴建AI資料中心爲主,驅動市場重返成長軌道。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2024年全球伺服器出貨量年增2%至1,472萬臺,爲近年首次回溫;預估2025年將擴大至年增6.4%,達1,567萬臺。2025年第1季出貨量爲374萬臺,年增8.4%;第2季則達380.8萬臺,年增2.64%。

儘管受到第1季關稅議題催化提前拉貨的影響,導致基期墊高,然美系CSP業者拉貨仍保持增速,特別是搭載輝達(NVIDIA)Blackwell架構(GB200)的AI伺服器已開始穩健放量出貨。

資本支出方面,Amazon、Microsoft、Google與Meta四大CSP 2025年合計支出預估達3,368億美元,年增36.7%。Amazon投入1,050億美元強化AWS基礎設施,Microsoft與Google則分別投入890億與850億美元,多用於伺服器與資料中心建置;Meta也投入680億美元專注資料中心擴建,資本支出高檔支撐伺服器市場持續成長。

NVIDIA GB200與即將問世的GB300新平臺,採用更高階製程與封裝技術,效能大幅提升,帶來機殼、滑軌、散熱等零組件規格與需求同步提升,伺服器市場正從通用型走向異質運算架構,零組件廠商的整合能力與客製化彈性將成關鍵競爭力。建議投資人聚焦具有AI伺服器出貨實績與技術升級能力的供應鏈業者,把握伺服器產業長線成長機會。

原物料方面,目前中國大陸不少產業,包括鋼鐵、水泥、塑膠、太陽能、汽車、建材、鋰電池等,在內需外銷不振的情況下、都面臨供給增加但需求低迷的窘境,產業供過於求情況嚴重、產業內部的惡性競爭加劇,內卷情況嚴重。

在割喉式競爭的惡性循環下,許多產業利潤愈趨薄弱。以鋼鐵業爲例,中國大陸作爲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及需求國,但2024年前四大鋼廠淨利潤總和僅爲人民幣167.81億元,還不如日本製鐵一家的獲利。

今年以來,「反內卷」已成爲大陸官方行動關鍵字。自年初開始,大陸即不斷表示需要整頓產業內卷嚴重的問題,甚至直接點名產業,其中不乏包括鋰電池等新興產業。大陸工信部在18日記者會上則表示,將針對內卷問題較嚴重的產業實施新一輪穩增長行動外,也引導落後產能有序退出。

大陸國務院國資委在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辦研討班中,則要求國企帶頭、優化國有資產增量投向,帶頭抵制「內卷式」競爭;至於大陸發改委及市場監管總局則於24日發佈「價格法修正草案」並對外徵求意見,草案中健全價格違法行爲的法律責任、並明確不正當價格行爲的認定標準。

大陸若大力貫徹反內卷政策,臺股包括鋼鐵、水泥、塑化、玻陶等原物料族羣相對較具想像空間及題材,除政策題材外,另一方面是這些原物料族羣股價基期多相對偏低,因此短線有操作空間,但須留意,原物料類股最終還是要回到產品報價及利差,投資人須持續留意後續相關產品的行情走勢。(作者是第一金投顧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