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降息雙動能 市場主旋律

AI示意圖。 (路透)

全球市場在通膨降溫與聯準會(Fed)啓動降息循環的雙重刺激下,資金加速回流風險性資產。臺股受惠AI需求強勁與國際資金涌入,指數持續創新高,顯示中長線多頭結構未改。

惟技術面大盤與季線乖離已接近11%,融資餘額自10月起有較顯著增加,短線籌碼偏熱,需留意震盪加劇與高檔整理風險,惟量能已有過熱跡象,易出現拉回整理,投資人宜採取區間操作、控制持股節奏。

Fed上週決議降息1碼至3.75%~4.00%,並將於12月終止量化緊縮(QT),流動性顯著改善,全球資金轉趨活絡,主席鮑爾強調政策轉向主要爲維持經濟與就業穩定,未來將依據數據靈活調整。

美中關係顯著緩和,雙方達成初步協議,美方對中國大陸進口商品關稅將由57%下調至47%,交換條件包括大陸恢復採購美國黃豆、維持稀土出口穩定,並加強打擊芬太尼非法貿易同時,象徵供應鏈緊張局勢舒緩。

美股方面,輝達(NVIDIA)於GTC大會宣佈「Grace Blackwell」AI平臺訂單突破5,000億美元,預期2026年前出貨2,000萬顆GPU,AI正式邁入規模化階段,此舉將帶動全球AI伺服器、散熱、電源管理及光通訊等供應鏈迎來新一輪景氣擴張。

就國內產業來看,AI、高效能運算與半導體外銷表現亮眼,帶動景氣同步升溫,9月景氣對策信號升至35分而爲黃紅燈,結束連四綠燈,顯示景氣回穩;AI伺服器、記憶體封測、矽晶圓與被動元件接單暢旺。

資金面上,臺積電法說優於預期,激勵權值股上攻,10月前十大權值股約七成漲幅來自臺積電,臺達電與鴻海亦同步走強,非AI族羣表現相對疲弱,呈現「主題集中」格局。

不過,近期AI題材已由晶片製造向系統應用與周邊零組件延伸,包含電源模組、散熱解決方案、CPO光模組、伺服器機構件等次族羣,顯示AI產業鏈正擴散至更廣的硬體與應用層面,次產業輪動結構仍健康。

再就投資策略建議來看,整體環境仍屬中長多頭架構,降息循環啓動與AI需求支撐企業獲利,惟短線籌碼偏熱且乖離過大,建議開始調整投資節奏。

可採四大策略:一、核心主軸:聚焦AI伺服器供應鏈,包括電源、散熱、測試介面、高速連接與CPO光通訊等次族羣;二、補漲題材:留意記憶體封測、矽晶圓與被動元件等低基期個股,搭配需求回溫與報價上揚題材。

三、操作節奏:採「高出低進、汰弱留強」,以分批方式調整持股,避免追高;四、中長線佈局:降息環境利於資金迴流與評價提升,企業獲利穩健,多頭架構延續。

AI與降息雙動能仍是市場主旋律,支撐多頭架構延續。短線乖離偏大與融資升溫將帶來震盪,但待籌碼沉澱、量能收斂後,臺股有望再啓新一波上行循環。建議投資人採區間操作策略,聚焦具獲利支撐與AI長線題材的企業,順勢佈局、穩中求利。

(作者是玉山投顧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