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電商催動 阿里市值重返港幣3兆

圖/新華社

受惠於AI高速成長以及電商業務的反彈,大陸網科巨頭阿里巴巴近期股價竄升,其中H股近一個月漲幅超過3成,推升阿里巴巴市值重返港幣(下同)3兆元。摩根大通、高盛等投行也看好阿里巴巴的前景,近期紛紛調高其目標價。

阿里巴巴H股17日曾大漲5.28%至161.6元,創近四年來新高,市值重返3兆元。18日股價回落後,19日再漲0.44%報159.1元,總市值爲3.06兆元。累計今年以來至19日收盤,阿里H股股價大漲92.03%,其中最近一個月漲幅高達34.49%。

阿里美股19日收漲0.2%報162.81美元,市值3,928.2億美元,今年以來漲幅93.52%。

21世紀經濟報導,投資人對阿里巴巴信心回升主要是兩件事:AI與雲業務高速成長,以及傳統電商的回穩反彈。根據阿里財報,2025年第二季,阿里雲業務收入年增26%,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八季保持三位數成長,進入高投入、高成長的正向循環。

與此同時,電商基本盤迴升,淘寶閃購業務帶動客戶管理收入年增10%,超出市場預期,並助力淘寶APP月度活躍用戶年增25%。

報導指出,AI和電商,正分別從技術和消費兩個領域,支持阿里下一輪成長。這兩大戰略中心覆蓋面廣,阿里不再讓其他業務單打獨鬥,而是讓技術和場景互相拉動,打通生態、強化協作,盤活內部整個生態。

從市場面看,投資人正跳脫短期利潤波動,轉而更關注阿里在這波機遇中建立的長期價值。摩根大通近日維持對阿里港股「增持」的評級,將目標價從135元調高至165元。高盛維持對阿里美股「買入」的評級,將目標價從163美元調高至179美元。

報導指出,市場認知到阿里雲和AI業業務的獨立價值,過去市場將阿里巴巴視爲一家電商企業進行估值,但隨着雲和AI業務的重要性不斷提升,投資者開始將雲和AI業務作爲獨立的估值單位,「分類加總估值法」(SOTP)正在成爲主流。

另一方面,阿里電商業務的穩健表現使其有能力加大對未來技術的投入,這種「以舊養新」的戰略佈局正在得到市場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