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規模最大吸收合併項目迎重大進展 證監會、上交所高效賦能注入“強心劑”

財聯社7月18日訊(記者 胡皓瓊)繼上交所併購重組委審議通過中國船舶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後,“兩船合併”又有階段性進展,“中國神船”啓航在即。

7月1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公告,同意中國船舶(600150.SH)換股吸收合併中國重工(601989.SH),這標誌着中國船舶集團旗下兩大船舶總裝核心上市平臺整合迎來重大進展。

立足產業邏輯 資源整合提質增效

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合併是新“國九條”出臺,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併購重組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後,首個公告重組方案的上市公司吸收合併項目。

該項目還是A股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吸收合併和許可類重組審覈和註冊通過案例,亦被業內認爲是積極響應國家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深海科技”號召,落實中央財經委員會關於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將高端製造、海洋工程、防務裝備等國家戰略性產業力量集中化的重要實踐。

同時,這也是我國船舶工業領域的國家隊、主力軍之間的整合升級。

中國船舶、中國重工是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最核心的千億級船海主業上市公司,是全球知名的海洋運輸、開發、科考裝備研製及供應商,擁有先進的海洋防務裝備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

按合併雙方2024年度財務數據估算,合併後中國船舶總資產將超過4000億元、營業收入將超過1300億元,資產規模、營業收入規模、手持訂單數均領跑全球。合併後中國船舶新接訂單結構將進一步優化,高附加值船舶訂單比例可進一步提升,未來公司經營績效和盈利水平可有力支撐公司的市場價值。

未來中國船舶將構建全球稀缺性龍頭企業的估值邏輯,具備從資產規模、技術實力、交付能力到全球市場佔有率等多維度重塑國際造船格局的實力,進而打造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造船旗艦上市公司”。

從資本市場的視角來看,重組合並後的中國船舶將躍升爲全球最大的船舶上市公司,將原本分散於兩個上市公司的資產、訂單、技術力量等資源匯聚至一個更爲強大的“資本容器”中,有助於形成規模溢價效應。

項目推進背後的政策支持

本次合併交易,還是新重組管理辦法發佈後,首個完成上交所審覈和中國證監會註冊的上市公司吸收合併項目。

2024年,國務院、中國證監會等陸續出臺新“國九條”、“併購六條”等政策,鼓勵上市公司聚焦主業、綜合運用併購重組等方式提高發展質量,爲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支持。

2025年5月,中國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全面落實“併購六條”各項舉措,對於上市公司之間的整合需求,通過完善限售期規定、大幅簡化審覈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

該重組項目高效通過審覈並完成註冊,體現了中國證監會與上交所現階段對上市公司吸收合併的支持。

本次重組是資本市場落實新“國九條”和“併購六條”、支持國家重大戰略的典型案例,爲未來頭部上市公司立足主業產業整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