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港股慢牛行情確立 陸港股ETF績效驚艷

陸港股ETF 績效驚豔。聯合報系資料照

陸港股今年以來漲勢凌厲,帶動陸港股ETF績效驚豔表現,今年來至4日,上證指數與港股分別上漲12.7%與26.2%,讓與指數連動的復華中國5G(00877)、中信中國50正2、復華香港正2,及富邦恆生國企正2,皆交出超過二成報酬表現。

2025年以來,A股與港股持續刷新年內高點。法人指出,這波牛市格局的形成,主要受惠於中國官方政策持續加碼、國家隊穩盤力道不減,以及科技創新驅動市場結構轉型。隨着慢牛行情逐步確立,投資人信心回升,中國家庭的超額儲蓄有望轉向股市,爲後市注入新動能。

法人分析,外部不確定性如中美貿易緊張降溫,加上內部政策面持續釋出利多,包括消費補貼、貸款優惠、反內卷措施等,皆有助於穩定市場預期。科技發展加速、民企監管放寬亦爲推升股市的重要支撐。

港股方面,南向資金淨流入截至8月已逼近港幣1兆元,創歷史新高,顯示港股吸引力持續增強。AH股溢價收斂、新經濟企業集中上市,結構性優勢逐漸顯現。法人預期,雖然港股9月可能受美國聯準會影響而震盪,但在牛市格局下,震盪反而是佈局優質資產的良機。

富邦恆生國企正2 ETF經理人黃煜翔指出,港股新經濟板塊如科技與新消費權重提升,有助指數表現。南向資金日均成交佔比約20%,加上人民幣走強與美聯儲降息預期,港股流動性有望進一步改善。建議投資人可密切關注資金流向與聯準會9月動向,擇機進場佈局。

中國信託投信基金經理人施絜心表示,2025年第2季中國GDP年增率達5.2%,優於市場預期,且7月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下半年政策將聚焦「擴大內需」與「科技自主」,並針對消費、投資、AI、城市更新等多面向推出配套措施。

特別是「人工智慧+行動」計劃與地方算力補助,將加速AI產業的商業化應用,可望成爲陸股下一階段成長動能 。

施絜心指出,在中國經濟動能回升、政策力挺內需與AI、港股吸引資金迴流的多重利好下,陸港股具備中期反彈與長期成長的雙重契機。投資人可透過相關ETF一次掌握中國龍頭企業,搭配長期定期定額策略,分散短線波動風險,逐步參與中國市場復甦帶來的投資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