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港股夯 大中華基金績效霸榜
陸港股近期績效亮眼,帶動大中華基金近月漲勢居各主要類型之冠。圖/美聯社
大中華基金績效表現
陸港股近期績效亮眼,帶動大中華基金近月漲勢居各主要類型之冠。投信法人表示,隨南下資金流入,持續挹注港股流動性,加上美元走弱促使外資流向新興市場,陸港兩市將同步受益,看好下半年有表現機會。
陸港股擺脫關稅戰泥沼,7月以來港股恆生及國企、A股上證等主要指數震盪向上,屢創今年來新高,進一步推升大中華基金績效表現。理柏資訊統計至7月21日,在主要分類中,大中華基金近一月類型平均漲幅達7.4%稱冠,其次是大陸A股基金7.1%、臺股科技類基金6.6%。
財信證券認爲,A股市場正處於新一輪做多窗口期,疊加投資人情緒改善、增量資金入場等利多催化,指數仍有上行動能,預計仍以震盪偏強運作爲主。花旗則對大陸市場的網路、科技及消費性板塊給予增持評等。
復華華人世紀基金經理人胡家菱表示,儘管外部環境仍存在不確定性,但市場對於川普關稅政策的擔憂已逐步減緩,隨市場風險情緒好轉,有利資金轉向估值較低的陸港股市場,此外,DeepSeek崛起,加上輝達重啓H20晶片對大陸銷售,看好相關通訊及AI供應鏈後市表現機會。
兆豐投信指出,2025年的大陸股市展現出強勁的增長潛力,主要受到政府刺激政策和消費信心提升的推動。這些因素爲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別是在科技、人工智慧和生物技術領域。大陸H股與A股的價差縮小至五年來最低,顯示投資者對大陸企業的信心正在增強。儘管中美貿易政策存在不確定性,例如美國對大陸企業的投資限制,但整體市場情緒依然樂觀。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美國已宣佈對逾20個國家的關稅稅率,關稅談判期限則遞延至8月1日,近期仍持續留意消息面發展,大陸則處於另一軌道,中美雙方達成貿易框架協議,貿易休戰協議延續至8月中旬,爲雙方談判爭取時間。大陸經濟情勢較爲疲軟,通貨緊縮、房地產市場疲弱、失業率偏高等問題持續,仍需強而有力的政策刺激來應對總體經濟挑戰,投資機會則在特定工業、消費、醫療保健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