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耗材逾期維管不到位 新北揭原因向中央建議一事
心臟疾病是臺灣第二大死因,提高急救成功率關鍵是在黃金五分鐘取得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本報資料照
心臟疾病是臺灣第二大死因,提高急救成功率關鍵是在黃金五分鐘取得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新北審計處報告指出,新北公共場所設有1734臺AED,部分AED耗材已逾效期、資訊未更新,影響緊急救護效能。新北衛生局指出,因登載網站權限在中央及AED管理員,衛生局無法即時掌握,加上並未有罰則,只能發函敦促改善。
心臟疾病所造成死亡意外,多爲突發性心跳停止,因突發性心律不整導致心跳停止,如能在 一分鐘內電擊,急救成功率高達90%,每延遲一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至10%。依緊急醫療救護法第14條之1規定,中央衛生主管機關公告的公共場所,應置AED或其他必要緊急救護設備。
審計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底止,新北市轄內公共場所共設置1734臺AED,但據急救資訊網登載,部分AED耗材已逾效期或資訊未更新,且部分取得AED證照管理員,未依規定期限完成複訓,或長期未接受複訓,影響操作AED熟稔度及緊急事件應變處理能力。
市議員陳世軒認爲,這些反映是制度執行的缺失,雖然衛生局迴應稱已有函文通知、定期辦訓,但僅靠衛福部後端通知系統提醒耗材到期,無法滿足緊急救援所需的「即時、精準」特性。尤其地圖資訊是否更新、民衆查詢是否清楚易用,更是急救效率關鍵。
陳世軒強調,早在6月總質詢中,已建議市府建立即時可查詢的公開AED地圖,並載明設備巡檢狀況與耗材期限、推動具聲光提示功能的智慧AED試辦計劃,並擴大全民AED與CPR教育,引入公私協力機制。中央、地方應訂定製度協力完善AED地圖,並即時更新,否則只會讓這些設備在淪爲無效設施。
衛生局指出,AED急救資訊網權限在中央,且實際耗材及管理人複訓,是由AED管理員自行上網登錄及變更,加上法規無相關罰則,衛生局只能採輔導方式,每年定期函文通知設置AED單位督導改善、每月辦理辦理AED管理員教育訓練課程,並陸續與中央討論鬆綁AED急救資訊網系統權限,現已開放地方可增減AED設置場所。
同時,AED急救資訊網主責單位衛福部,已採納衛生局建議在AED主要耗材電池、電擊貼片有效日期到期前 1個月及屆期後,以電子郵件通知各該場所AED管理員,改善急救資訊網資訊及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