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首席技術長周靖人:AI像水電煤點亮世界

阿里雲首席技術官周靖人。圖/新浪財經

在風起雲涌的全球AI競賽中,阿里雲智慧集團首席技術長周靖人,正帶領團隊繳出亮眼成績單。他在9月24日的「雲棲大會」上透露,旗下「通義千問」模型已累計開源超過300個模型,下載量突破6億次。同時,圖像生成模型「通義萬象」也已生成超過3.9億張圖片及7,000萬個影片。

憑藉對AI技術的卓越貢獻,周靖人在7月獲選爲「2025年度AI人物」,他期許AI的未來能像水、電、煤等基礎設施一樣,點亮數位時代的每個角落。

周靖人是全球分散式系統與資料庫領域的頂級學者,擁有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電腦科學博士學位,並獲選爲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會士(IEEE Fellow)與國際電腦協會會士(ACM Fellow)。周靖人現任阿里雲智慧集團首席技術長,全面負責阿里「通義」系列大型模型的研發與應用。

周靖人於2004年取得哥倫比亞大學學位後,加入微軟擔任研發合夥人,期間帶領團隊開發支撐微軟Bing搜尋、Office及Windows等核心產品的高效能大數據運算平臺。2016年,周靖人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出任阿里雲首席科學家,主導阿里雲大數據平臺與AI的研究工作,涉及機器學習、語音、自然語言及圖像處理等技術。2022年底,獲時任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張勇任命,升任阿里雲智慧技術長。

2025年7月,在「2025中國,AI盛典」上,周靖人經100多位產學研權威專家共同推舉,當選爲「2025年度AI人物」,肯定其在AI產業的領導地位與貢獻。

面對目前AI領域「你追我趕」的激烈競爭,周靖人9月下旬指出,產業正處於循序漸進的「中間階段」,高頻率發表新品是爲了推動技術快速迭代,而非刻意在累積大突破。他強調,從單模態走向多模態是必然趨勢,目前仍有大量探索空間。

周靖人分析,大型模型的競爭比的是迭代速度,背後仰賴的是數據處理、演算法實驗、分散式訓練架構等複雜的系統工程支撐。他指出,阿里雲的優勢在於,是全球少數能在大型模型和雲端運算領域,達到全方位自主研發與聯合創新的公司,兩者密不可分,共同構築其在AI雲領域的領先地位。

展望未來,對於達到超級人工智慧(ASI)的途徑,周靖人坦言挑戰依然巨大。他認爲,模型需要從現有的迭代路徑,轉向能夠自主學習、與世界互動並自我完善的模式,這在系統架構與演算法上都需要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