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億元!萬達的追債陣營又多了一位

萬達的追債陣營又多了一位。

近日,市場有消息稱,融創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對萬達集團提起仲裁,要求萬達集團和萬達商管支付95億元的股份回購款,目前該仲裁申請已被受理。

消息稱,萬達內部人士曾表示融創並無要求萬達回購股份的相關合同依據,雙方在投資協議中沒有簽訂業績對賭條款,因此要求回購股份的理由不成立,目前上述仲裁已進入尾聲。

這場糾紛可以追溯至6年前。

2018年,港股私有化退市後的萬達商業A股IPO進度不及預期,面臨回購壓力。這一背景下,萬達攢局“搖人”,騰訊、蘇寧易購、京東、融創作爲新的投資人簽訂戰略投資協議,收購萬達商業香港H股退市時引入的投資人持有的約14%股份。

這場投資涉及資金約340億元,在當時被稱作全球互聯網公司和實體商業巨頭之間最大的單筆戰略投資之一。其中,騰訊控股投資100億元,持股比例爲4.12%;蘇寧易購和融創均投資95億元,持股比例均爲3.91%;京東投資50億元,持股比例爲2.06%。

彼時公告中提到,引入新戰略投資者後,萬達商業將更名爲萬達商管集團,1至2年內消化房地產業務,今後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爲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各方也將推動萬達商管集團儘快上市。

同年12月,爲了戰略拓展優質物業,永輝超市耗資35.31億元從一方集團手上購得萬達商管集團0.679億股。2021年,萬達商管集團將旗下輕資產業務重組後成立了珠海萬達商管,並推動後者衝擊港股上市,但天不遂人願,萬達四度遞表均未成功,局面陷入被動。

吳典攝

此後,接連虧損的永輝超市“爲了盤活公司資產”,決定將所購股權回售於一方集團實控人孫喜雙旗下的大連御錦,轉讓價格爲45.3億元。按照協議,最初上述回售事項的股權轉讓款應分八期支付,而後調整爲十期,同時添加孫喜雙、王健林和一方集團爲擔保方,但該交易最終仍然違約,未能如期支付。

基於此,永輝超市將向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追究大連御錦、王健林、孫喜雙和一方集團的法律責任。

沒多久,蘇寧易購也下場。

其於2024年10月22日披露公告,公司作爲申請人提出仲裁,請求裁決萬達集團向蘇寧易購及子公司支付股份回購款50.4億元,同時請求裁決大連萬達商管對萬達集團的上述付款義務承擔連帶責任。截至公告日,上述仲裁請求已獲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受理。

融創是第三位追債人。

有報道指出,當年融創、蘇寧易購等在對萬達商業進行戰略投資時簽署了一份對賭協議,大概內容是萬達商業最晚要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上市,未規定上市地點;同時協議規定萬達商業不得更改其主營業務,且2019年的租金淨收益需達到190億元,若未達到該數值,投資方有權要求萬達方面進行現金補償。

有聲音認爲,當前蘇寧易購、永輝超市、融創都處在關鍵時期,對萬達的追債或成爲各方回籠資金的一個重要切口,這場博弈雖尚未有定論,但卻揭露了一個現實,萬達仍未走出泥潭。

2023年末,王健林拉來“救兵”,大連萬達商管集團與太盟投資集團(PAG)(下稱“太盟”)簽訂協議,即太盟將聯合其他投資者,在2021年的投資贖回期滿時經大連萬達商管集團贖回後,對珠海萬達商管進行再投資。爲此,王健林讓出了對珠海萬達商管的絕對控制權,後者將全面注入大連新達盟。

今年3月底,太盟、中信資本以及3家國際投資機構共同宣佈計劃向大連新達盟投資約600億元,以持有後者60%的股權;9月,大連新達盟的註冊資本從162.07億元增加至405.17億元,投資總額變更爲513.15億元,公司董事長和公司法人也由肖廣瑞變更爲黃德煒,後者爲太盟中國總裁。

彼時工商資料顯示,大連新達盟董事會成員確定爲11位,其中6人代表各方投資者,5人來自萬達,分別爲韓旭、黃國斌、何其聰、肖廣瑞、張春遠,他們都是陪伴王健林征戰多年的老臣。這樣的比例也意味着,大連新達盟徹底擺脫了萬達管理框架。

輕資產業務的風險暫告一段落,重資產業務層面卻仍是個問題。

近年來,受債務影響,大連萬達商管頻繁出現股權糾紛,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所持珠海萬達商管88.7%的股權受到限制。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萬達商管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規模達到302.69億元,可在手現金只有104.85億元,債務壓力依舊。

融創外灘壹號院(孫婉秋攝)

記者吳典

編輯孫婉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