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屠呦呦 膺美科學院外籍院士 網:為何未當中國院士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屠呦呦,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新華社)
2015年獲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生物學家、高齡95歲的屠呦呦,4月30日獲選爲美國國家科學院新任外籍院士,由於正值美中關稅戰,屠呦呦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消息引起熱議;中國知名學者顏寧30日發文稱:「感謝屠奶奶提升這個『士』的含金量。」而中國網友則再度質疑,屠呦呦爲何至今都未當選中科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
澎湃新聞報導,此次當選的華人學者有屠呦呦、張復倫、張逸白、範汕洄、金海翎、林芳華、劉建國、劉軍、單舒鷗、沈康、周集中。
1930年12月生的屠呦呦,是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1955年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畢業後,即被分配到中國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
屠呦呦主要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2015年10月屠呦呦以「中醫藥古典文獻中獲取靈感,先驅性發現青蒿素,開創瘧疾治療新方法」,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這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爲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2017年又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獲得官方頒發的「改革先鋒」稱號,2019年更被官方授予「共和國勳章」。
青蒿素在1980年代治癒衆多中國病患,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將基於青蒿素的複合療法作爲一線抗瘧治療方案,使非洲瘧疾致死率下降66%,5歲以下兒童患瘧疾死亡率下降71%,拯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屠呦呦是首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但值得一提的是,她的醫學成就在中國遭到長期埋沒,並被稱爲「三無學者」,既無博士學位,也無海外留學背景,更無中國兩院院士頭銜;這次她獲選爲美國國家科學院新任外籍院士,網友就嘲諷,「她沒當選中科院院士,美帝這是故意刺激人了」、「這耳光扇的好!扇輕了」。
據瞭解,2015年諾獎一揭曉,公衆就炸開了鍋,都在質疑爲啥屠呦呦這麼厲害的科學家,竟然沒能入選院士呢?後來屠呦呦在接受採訪時也透露,她過去曾多次申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可每次都沒能成功。被問到原因時,她只是苦笑着說:「有許多因素在起作用,情況很複雜。」
有人說,是因爲屠呦呦的學術成果不夠,「就是發表的論文數量、學術履歷,在評選標準不佔優勢,離當院士的要求還有差距」;還有人覺得是因爲年齡太大,屠呦呦拿諾獎時已經85歲,院士增選一般都更傾向於還活躍在科研一線、未來還有很大潛力能持續做出貢獻的學者。
在屠呦呦之前,袁隆平、張啓發、李家洋、盧煜明、施一公、楊煥明、高福、顏寧、曹曉風、康樂、王貽芳等11位中國科學家已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