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歲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屠呦呦 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屠呦呦在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結束後展示獲得的獎章。(圖/翻攝新華社)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科學院4月30日公佈新當選的院士和外籍院士,以表彰他們在原創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傑出且持續的成就,此次共計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當選。其中,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大陸科學家屠呦呦當選外籍院士。
此次當選的華人學者有屠呦呦、張復倫、張逸白、範汕洄、金海翎、林芳華、劉建國、劉軍、單舒鷗、沈康、周集中。
屠呦呦主要的科學貢獻是發現青蒿素。她從中醫古籍中得到啓迪,改變青蒿傳統提取工藝,創建的低溫提取青蒿抗瘧有效部位的方法,成爲青蒿素髮現的關鍵性突破。
2015年10月,屠呦呦與另外兩名科學家共同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她也是大陸首位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在工作中。(圖/翻攝新華社)
屠呦呦於1930年12月出生,浙江寧波人,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藥學系,隨後被分配到大陸的衛生部中醫研究院(現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工作至今。
1960年代,在氯喹抗瘧失效、人類飽受瘧疾之害的情況下,在中醫研究院中藥研究所任研究實習員的屠呦呦於1969年接受了大陸瘧疾防治項目「523」辦公室的抗瘧研究任務。
1979年「抗瘧新藥青蒿素」獲得大陸國家發明獎二等獎,2011年獲美國拉斯克臨牀醫學研究獎,在獲得諾貝爾獎的同一年獲美國華倫.阿爾波特獎(Warren Alpert Foundation Prize),2017年獲2016年度大陸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60多年來,屠呦呦從未停止醫藥研究實踐。
到現在爲止,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共有2662名院士,556名外籍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