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臺人被騙73億!他驚收「普發1萬領取簡訊」超逼真 1步驟險中招

▲詐騙集團設計「假普發現金網站」,要騙取銀行帳戶號碼。(示意圖/記者劉維榛攝)

網搜小組/劉維榛報導

警政署「165打詐儀表板」指出,8月臺人財損破73億元,常見手法依舊是網購、假投資詐騙,由於詐騙集團會跟着時事變換花招,有民衆指出,近日收到普發1萬的領取教學的簡訊,點進網址「看起來就像政府機關的網站,畫面有模有樣」,輸入個資後,還要求金融帳戶或信用卡號認證,事後才驚覺是詐騙新手法。

「165打詐儀表板」最近資料顯示,8月受理1萬5296件詐騙案,財產損失金額爲73億4866萬9千元,比7月減少了1127件與11億9233萬6千元。至於受理數增加最多的縣市爲嘉義市(254件)、財損金額增加最多的縣市則是臺北市(11億8330萬2千元)。

進一步追蹤8月詐騙手法,第一名仍是網路購物詐騙,受理數3427件、財損金額2億3543萬4千元;第二名爲「假投資詐騙」,受理數2139件,財損34億6595萬4千元;第三名「假交友(投資詐財)詐騙」,受理數1236件,財損14億2636萬1千元。

▲8月份詐騙手法前三名。(圖/翻攝165打詐儀表板)

由於詐騙集團會隨着時事話題不斷翻新詐騙招數,許多人關心的「普發現金」話題,就成了最新目標。165打詐儀表板分享「影片網站不亂點,慎防存款變不見」的案例,一名民衆在滑抖音時收到「普發一萬元」領取教學的推播通知,雖然覺得可疑,但仍點進連結查看。

該網站外觀仿造政府機關官網,要求填寫姓名、身分證字號等個資,接着竟要求輸入金融帳戶或信用卡資訊進行「驗證」,理由是避免冒領,故新增此驗證程序。

該民衆察覺不對勁,因爲正常的政府驗證程序應使用自然人憑證或健保卡,而非金融帳戶資訊。仔細檢視後更發現影片出現簡體字,確認是詐騙手法。與朋友聚會時分享此事,竟發現有人也收到冒稱行政院的詐騙簡訊,連結網址完全相同,事後該民衆主動撥打165專線通報,提醒警方協助宣導防範。

對此,「165打詐儀表板」再三提醒,政府機關不會以簡訊傳送連結,要求輸入個人資料,不要在不明網站上輕易輸入個人資訊、信用卡號、銀行帳戶號碼,解析詐騙話術如下:

1、歹徒傳送假普發現金教學影片,內含網站連結,要求到網站輸入個人資料登記領取普發金,甚至以優惠方案吸引。2、假網頁聲稱要驗證身分,需輸入銀行帳號或信用卡號。3、當被害人發現沒有領到錢,並已被盜刷鉅額時,往往爲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