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發1萬」簡訊是騙局 臺西公所政風室教民衆一眼識破
▲臺西鄉公所政風室主動把握溪頂社區發展協會活動機會,走進社區將最新詐騙手法與防範觀念帶到民衆身邊。(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近年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從假冒股票投資、解除分期付款到假交友、假買家陷阱,詐騙集團無所不用其極,讓不少獨居長者與一般民衆受害。爲守護社區安全,臺西鄉公所政風室主動把握溪頂社區發展協會活動機會,直接走入社區,以面對面交流方式,將最新詐騙手法與防範觀念帶到民衆身邊。
根據165反詐騙平臺最新統計,今年8月全臺詐騙案件突破1萬5,000件,財損更高達73億4,866萬元。其中以網路購物詐騙最猖獗,高達3,427件;其次是假投資、假交友、假買家及假徵婚等手法,讓被害人一不小心就血本無歸。
政風室主任陳大中提醒,詐騙話術更新速度驚人,近期甚至出現假冒「普發1萬元」的簡訊,誘導民衆點擊連結、輸入姓名、身分證及銀行帳號,網頁還仿造官方介面,極具欺騙性。他呼籲大家務必保持警覺,切勿隨意點擊或填寫資料。
活動現場,陳大中更利用法務部反詐騙宣導海報,強調防詐要牢記「三多三不」,三多:多問、多查、多確定;三不:不信、不理、不轉帳。例如有長輩白天在家,常收到「貨到付款包裹」,若沒先覈對來源就付錢,很可能誤中網購詐騙陷阱。只要多一步查證,就能避免損失。
此外,陳大中也特別宣導7月22日正式上路的《公益揭弊者保護法》,說明揭弊者依法享有身分保密、工作保障與人身安全等完整保護,保障制度日趨健全。他期盼藉由宣導,讓更多民衆瞭解相關規範與保障內容,勇於揭弊,共同打造更透明、公正的社會。
▲詐騙集團無所不用其極,讓不少獨居長者與一般民衆受害。(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