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記憶力像50歲 研究揭「超級老人」共通性

研究發現,長壽與認知能力佳的超級老人,多擁有良好社交,不會陷入孤立。(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現代人追求健康長壽。一項追蹤達25年的研究發現,年過80歲,但記憶力仍如50、60歲的「超級老人」,他們共同點是腦內擁有更大的內嗅神經元,這是掌管記憶的重要神經細胞,除先天基因因素外,這些長者多擁有良好社交,「超級老人幾乎不會陷入孤立」,這或許是這羣人長壽與維持記憶力的關鍵。

《NBC》報導,美國西北大學自2000年起,持續25年來追蹤一羣年過80歲的「超級老人」(SuperAgers),這些老人長壽,卻擁有比同儕更好的記憶力,顯示長壽不等於健忘,當中的秘密可能與基因、社會連結有關,研究成果並已發表在《阿茲海默症協會期刊》。

85歲的雅克利(Sel Yackley)是研究計劃中的一名「超級老人」,她的生活充實,每天參加合唱團、製作珠寶、上健身房、參與社團活動,平均每晚睡足7.5個小時,她的記憶力經測試,與年紀小20至30歲的人相當;雅克利也認爲自己對生活的熱情,幫助她保有良好的認知能力。

研究共同作者、範柏格精神病學與行爲科學副教授格芬(Tamar Gefen)指出,「超級老人」大多與外界有良好互動,不管是與孫子女、朋友還是藝術活動,都存在着連結,「超級老人幾乎不會陷入孤立」。

除此之外,格芬與其團隊已解剖與分析近80位「超級老人」的腦部,並與同齡人的腦部進行比較,在超級老人腦部的記憶中樞發現Tau蛋白纏結(tau tangles)比較少,但β類澱粉蛋白斑塊(amyloid plaques)沒有太大差異,這讓科學界重新思考,目前以清除β類澱粉蛋白斑塊爲主的治療是否精確。

西北大學研究中並發現超級老人的內嗅神經元較大,這是掌管記憶重要的神經細胞,還有更多與社交行爲有關的紡錘體神經元;研究團隊接下來也將研究其中的機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