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億打造!圍網船「黃鰭滿儎」啓航 新世代漁船生活大升級
「黃鰭滿儎707」共配置漁撈長、船長與各級船員共40人, 29日上午自旗津中信造船順榮船廠出港,啓程前往南太平洋展開爲期2年的鮪魚圍網作業,該船字設計起便嚴格依循國際規範,打造漁工合理生活環境。(丁治綱攝)
高雄華偉漁業集團打造的新式圍網漁船「黃鰭滿儎707」,造價高達7億元、排水量達1800公噸,是目前國內噸數最高的遠洋漁船之一, 29日上午自旗津中信造船順榮船廠出港,啓程前往南太平洋展開爲期2年的鮪魚圍網作業,該船自設計起便嚴格依循國際規範,打造漁工合理生活環境。
「黃鰭滿儎707」共配置漁撈長、船長與各級船員共40人,船上起居空間依循國際勞工組織C188號《漁業工作公約》設計,包括寢室高度190公分、牀鋪長寬規格明確,並設有醫療室與基本藥品儲備。船上提供Wi-Fi網路,讓船上成員可透過文字與家人聯繫,偶而還能傳輸影像。
「黃鰭滿儎707」船員起居空間依循國際勞工組織C188號《漁業工作公約》設計,包括寢室高度190公分、牀鋪長寬規格明確,並設有醫療室與基本藥品儲備。(丁治綱攝)
船上除了先進航海設備,對漁工生活環境的空間也多有着墨,爲打破過去對遠洋漁船生活空間克難簡陋的印象,華偉漁業邀請高雄區漁會與媒體登船參觀,每位船員都擁有足夠私人空間,寬敞乾淨的廚房和餐廳,都讓參訪者對新一代遠洋船有新的認知。
而目前國內漁業署推廣遠距視訊醫療,讓船隻在海上也能透過視訊,請榮總系統醫師隔空診斷,做緊急應變處置。華偉總經理郭福地表示,遠洋作業非全程在海上,鮪魚漁船每月會至太平洋島國靠港整補,漁獲多數轉運至泰國加工,漁工亦可就近休息或後送就醫。
高雄市漁會總幹事楊孟凡指出,漁業署近年積極提升遠洋人權保障,包括在前鎮漁港設置船員會館、娛樂設施與祈禱空間,並於港區延伸Wi-Fi至船上,讓外籍船員在靠港時也能與家人保持聯繫。華偉董事長黃一茂則說,不僅硬體設施符合國際勞工權益規範,未來5年內還將分階段調升外籍漁工薪資,確保產業競爭力與勞工基本權益並行。